我們全部的內容

羅馬書 8:12-25 / Romans 8:12-25

羅馬書 8:12-25 / Romans 8:12-25

討論摘要 / Summary

保羅的聽眾是不是一直處在於「受苦的狀態」,而保羅希望提供給他們一個可以超脫的方向與得救的盼望?羅馬教會的處境,尤其是v18-25所指的「轄制」極可能就是指羅馬帝國的「羅馬和平」(Pax Romana)高壓統治。而v12-17是在當時常被使用的概念:繼承/領養帶來的名號與身份,可以享有相等的權利。而不論是何種族裔或社會位階,都可以因為透過耶穌基督,成為「上帝的兒子」,被上帝所受養。當有人質疑:「同志是否可以領養?領養的會有真愛嗎?」時,「透過被上帝領養」的基督徒身份,難道不會也面臨相同的挑戰:上帝不愛基督徒嗎?信仰群體,面對內部以及外部的張力與壓迫的「轄制」力量:教會仍對同志LGBTQ不友善?同志在社會中仍沒有平等的權利?這段經文也可能對同志LGBTQ是「恐怖經文」,教會常用這段經文來指責同志的身份是一種順從肉體得狀態。香港令人感到絕望,對人權的侵害,盼望在哪裡呢?面對他人的受苦,我們到底可以有什麼反應或感受?「一同伸吟,一同忍受陣痛」。德國,成為改革宗神學重要的地方,面對香港的議題,卻沉默不語,喪失了保羅在這段經文當中的提醒,也喪失在國際社會當中的角色。「同志要持怎麼樣的盼望面對教會的改革?」台灣的第一間同志教會已經有20年的歷史,然而,最大宗派的長老教會卻一點改變也看不見。台灣面對中國的威脅,有誰可能來制裁邪惡的勢力?然而,也有一些微小的變動,或許可帶來一些亮光:..

Posted by 黃瀞皓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馬太福音 13:24-30, 36-43 / Matthew 13:24-30, 36-43

馬太福音 13:24-30, 36-43 / Matthew 13:24-30, 36-43

討論摘要 / Summary

耶穌在傳講時的背景與意思,以及我們現在的處境裡的意思,兩者是不同的:耶穌當時仍是存活著,許多人認為他來是要恢復以色列國;初代的教會認為耶穌很快就會回來。若信仰團體,把任何人排除在外,那會讓團體分裂而無法存活。然而,基督徒已經等候了兩千年了,耶穌仍然沒有回來。教會裡有同志,有性工作者,有種種讓我不開心的人,有許多不對的事情,我們可以怎麼回應又不把人排除在外呢?文可風傳道的信仰經歷:耶穌仍然揀選了我,對我有計畫,我們仍要用盡不同的方式,跟隨主耶穌,找到合適的教會與團體。並且成立了「哪噠香膏教會」(香港)的過程。有自己的動能..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8:1-15 / Genesis 18:1-15

創世記 18:1-15 / Genesis 18:1-15

討論摘要 / Summary

撒拉為什麼要笑呢?若從他的一生的過程來看,該是有很多的遺憾與傷痛:入埃及被推給法老,推夏甲給亞伯蘭,又把夏甲推走,不斷聽見一種預言,而且已經很老了。敘事者的觀點也提供了客觀的理解。亞伯蘭是不是沒有告訴撒拉上帝的應許?這段經文也突顯了多種來源被編輯在一起。Gerhard..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7 / Genesis 17

創世記 17 / Genesis 17

討論摘要 / Summary

立約的部份使人困擾:一定要割禮嗎?先前的章節不是已經立約了嗎?創世記內容反覆出現,變形,是許多不同的來源被編輯在一起的痕跡。「上帝」的名號也不同,慣用的動詞也都不一樣。是迦南的上帝幫亞伯蘭改名,和他立約的是另一個,帶領他出吾耳的又是另一位…我的腦袋都打結了。把這段經文當成是「傳說/傳奇」來看待,對特定群體裡,不同的文化符碼帶來不同的意涵。諸如「韓國瑜」成為一種文化符碼,確實會引起人的注意,也會讓特定的族群帶來新的力量;如同猶太人所面對的生存挑戰,需要使用「全能上帝」來形塑堅強的身份認同。傳奇一方面也處境族群間的紛爭。然而,以實馬利..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路加福音 13:10-17 / Luke 13:10-17

路加福音 13:10-17 / Luke 13:10-17

討論摘要 / Summary

故事中的女人,並沒有主動尋求醫治,其他人也沒有協助他,而是耶穌主動看見了他。古倫神父認為,耶穌是與這婦女以同樣的高度進行對話,直接地釋放了這婦女,並且有身體上的互動,讓他可以在身體和心靈上都得到自由。耶穌與婦女分享他的能力,另一方面,透過觸摸也讓婦女內部的力量可以湧現出來。管會堂的人生氣了,耶穌也是在挑戰他以及當時的眾人。有明確的「時間」以及「空間」的陳述:會堂主管以及耶穌分別以..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8:1-11 / Romans 8:1-11

羅馬書 8:1-11 / Romans 8:1-11

討論摘要 / Summary

可和「靈肉交戰」的主題持續討論。一下死,一下又要活?人到底要被切成幾個部份呢?保羅可能面對著信仰群體「苦痛中的狀態」,以致於不斷強調一種超越肉體的聖靈分開,使讀者可以有超越的盼望。羅馬「教會」的組成,是多樣的成員,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對猶太律法的理解與實踐都有不同。而保羅提供一個出路:在耶穌基督裡,曾會被定罪的,現在已不再被定罪了。讓信仰團體有「合一」的基礎。保羅用「處境化」的信仰觀點來面對教會的困境。保羅使用很猶太人的推論方式:使用必然死的肉身,但是,真的死了之後,卻又會帶來不同的發展,而非停止在死亡。兩個敘事的對象:..

Posted by 黃瀞皓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2:10-13:18 / Genesis 12:10-13:18

創世記 12:10-13:18 / Genesis 12:10-13:18

討論摘要 / Summary

十二章「信心之父」的亞伯蘭,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求生存,使用欺騙的手段。這個和在主日學認識的很不同。「因為信心所以得到很多恩典、財務與應許」?仰賴上帝的帶領,怎麼會用欺騙的手段?「信心」並不是道德上的論述,而是在面對困境時,在行為上有很多令人驚訝的回應。令人困擾的除了撒萊的年齡之外,法老似乎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但是卻受到耶華和降大災擊打?公義的標準?語意上似乎也暗示法老知道是亞伯蘭的上帝在擊打他?亞伯蘭似乎也沒有相信上帝的應許,而上帝卻站在亞伯蘭那邊。女人成為財物,受男人支配:是「仙人跳」聯手詐欺。這是上帝保護亞伯蘭嗎?「我們是基督徒,上帝會和我們站在一起」的印象,極容易造成他人的傷害。亞伯蘭有真的信上帝嗎?..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6: 1b-11 / Romans 6: 1b-11

羅馬書 6: 1b-11 / Romans 6: 1b-11

討論摘要 / Summary

v4-5 都在說明,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概念;「Faggot」的基督受難圖,讓同志有更深刻的感受:如何思考同志正在社會中受苦?才能一起經歷同死同復活。「罪」有許多不同的層面可以思考。這段經文,可能是「恐怖經文」:基督徒怎麼可再犯罪?「罪」的定義是被建構的,如:同志豈可又信基督又領受恩典?「罪」,回到羅馬書第一章..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路加福音 10:25-37 / Luke 10:25-27

路加福音 10:25-37 / Luke 10:25-27

討論摘要 / Summary

「誰是我的鄰舍」會是關注的切入點之一,耶穌想要打開律法師對鄰舍的界線。受害者的角色是被撒瑪利亞人所協助,耶穌似乎也想要反問律法師:你會接受撒瑪利亞人(一個有張力與敵對)的幫助嗎?憐憫心,是以行為來評判,有沒有將心中的感受,轉化成具體的行動,而非只有在嘴上說說而已。比喻中的角色,可能是傳道人或是教會的長執同工,他們繞過了有需要的人。意識型態上的張力與彼此的仇視,是否能因看見需要,而被跨越呢?你能接受敵人的幫助嗎?同志族群,能否出手協助落難的反同勢力的傳道人?而一個反同的傳道人,若要協助一位同志,我們又會如何回應?「幫助」也需要再評估:若是要進行矯正性傾向,就不是「幫助」,而是對同志的生命加深了傷害!這條「下耶利哥的路徑」,是不是許多人看了很久,實在是忍無可忍了,需要站出來說些什麼?但是,面對自己的同胞與同類,連側隱之心都動不了,那問題會更嚴重。這段經文耶穌與律法師都引用了利未記與申命記當中的律法,而耶穌努力地將律法放在處境中,帶來新的詮釋與應用。面對同志LGBTQ以及不同族群(如女性)不友善的經文,我們都有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應用,又要對處境說什麼話。我們如何再詮釋經文中的行為,是我們今日基督徒的責任。「看見了被打趴的同志,」你的反應是什麼?你又會有什麼具體的行動呢?願意伸出手來協助同志的人,可能就是這些像是撒瑪利亞人一樣,是被主流所歧視看不起的人。「在媽祖的愛裡,不分異同」是對講愛的基督宗教,極大的諷剌與打擊。

聆聽本集內容..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出埃及記 19:2-8 / Exodus 19:2-8

出埃及記 19:2-8 / Exodus 19:2-8

討論摘要 / Summary

一個更大敘事的開端:西乃山上,上帝引導人來認識上帝自己;接下來是十誡以及許多立約的鋪陳。思考著:上帝的變化、以色列人的變化以及摩西的變化。處於後殖民的狀態下,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他們的認同又是如何?充滿不確定性。摩西:希伯來的背景卻生長在埃及(成為王子),內容充滿著矛盾與衝突。他又要如何認識這位上帝?他又和希伯來社群之間又有多親近呢?亞倫其實和希伯來社群比較熟悉,相較於摩西自幼就與社群分離。十九章的經文,由許多不同的傳統編輯而成,極可能在以色列人擄或四處漂移時,在不同強權殖民底下,重新塑造身份認同,凝聚族群的共識,寫新的歷史。小心:上帝只揀選特定的某個族群的概念,可能會排除了其他「非被揀選」的族群。而更可以用:在面對壓迫時不得以的手段,來看待這段經文,而避免賦予特定群體特權。「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的母性上帝形象,讓以色列人也認識不同性別面向,而非一元(陽性)的建構。遵守約,也代表著「成為上帝國子民」的條件?上帝也向埃及人說話,採用極端的手段,我們可以如何看待?「約」,或許可以使用「協議」的概念,交戰的雙方簽定了約,可以邁向下一個階段。是「有給有得」的交換關係。埃及是否以不公義的手段對待以色列人?面對結構性壓迫,受壓迫的人如何建構一個能聆聽苦情,並在當中帶來一股超越的力量?George..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2:15-17, 3:1-7 / Genesis 2:15-17-3:1-7

創世記 2:15-17, 3:1-7 / Genesis 2:15-17-3:1-7

討論摘要 / Summary

女人說的話也非常有智慧啊!從文來看,似乎不能為「女人」成為罪進入人性背書。面對奧古斯丁物化女性為犯罪的引誘來源。蛇也似乎以一個有智慧的形象展現在經文中,來面對上帝的規定。如果結局不好的地,是不是要問:上帝要負最後的責任。女性主義的釋經家提醒我們:在經文中,女人已經先有智慧了,才能有能力帶領他的丈夫,認識文化,帶來文明。我們需要學習才能有新的態度去理解不明白的事物。面對杉林與自然界,我們是否也要運用智慧,才能認識並彼此地共存。我們有智慧了,我們會:如何看待不公義?物化女性?面對其他宗教?用沒有愛沒有科學根據的方式來面對同志?經文給我們的挑戰:眼睛開了,我們對自己和上帝有更深的了解,我們如何重新檢視環境與處境裡,人與人、人與上帝,人與自己的關係。「那個男人都沒有講話」「人類別輕易怪罪自然界的生物」…找是誰犯下的錯,對目前的處境能有什麼智慧的運用嗎?下一段經文「伴侶」以及「配偶」,是要成為幫助,是超越性別限制的。

聆聽本集內容..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約翰福音 3:1-17 / John 3:1-17

約翰福音 3:1-17 / John 3:1-17

討論摘要 / Summary

「夜裡來見耶穌」,偷偷摸摸地來見耶穌,尼哥德慕是否有許多生命與現實的考量?同志LGBTQ基督徒與青年的處境,是否也面對與尼哥德慕的處境相似:有苦情,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在二次大戰時,德國的「認信教會」發表〈巴門宣言〉公開地表明自己的想法。「我們」與「你們」之間的區分,教會也非常喜歡這樣標籤化彼此,又各自代表了誰?什麼立場與處境?耶穌似乎以上帝的愛來超越「分別」造成的阻礙。信仰團體如何追求一種共同的目標?同志也面對著:只能私下找友善的傳道人,詢問信仰的種種。我們該如何讓信仰團體可以成為一個開放討論的地方呢?

聆聽本集內容..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路加福音 13:18-21 / Luke 13: 18-21

路加福音 13:18-21 / Luke 13: 18-21

討論摘要 / Summary

兩個比喻:「微小的偉大」,發酵會需要多少時間呢?芥菜種要長大要發多少時間呢?初代教會面對:教主失蹤,傳教事工沒有成果,最好激勵人心的方式是說故事。平行經文 (馬太 13:31-33) 提醒:是指天國的異象「婦人」:在宣教事工中,被邊緣化,但是,做麵包比男人都成功,也貢獻許多,在上帝國的事工中有不可缺的一角。「婦女主日」設立以婦女為主的禮拜,突顯女性在信仰團體裡的重要性。有時,我們並不清楚在做什麼,但是卻有很重要的影響力,成果是在未來才會顯現的:這是對參與事工的每個人的提醒。同志LGBTQ在教會內的平權運動,平起平坐的努力,現在看起來可能仍很微小,但是,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只要有一點點的參與,有一天,就會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展現。

聆聽本集內容..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約翰福音 20:19-31 / John:20:19-31 (我要相信)

約翰福音 20:19-31 / John:20:19-31 (我要相信)

討論摘要 / Summary

「願你們平安」三次被耶穌提及:這三個平安都有不同的脈絡,怕宗教領袖 (無懼死亡)、差遣門徒 (領受聖靈,有寬恕的能力)、從懷疑當中生出信仰。(v29) 「沒有看見卻信的人有福了」:擁抱懷疑,是否能「有福」呢?「平安」:戰爭平息、和好、雙方之間沒有衝突…許多不同的理解方式。多馬..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約翰福音 20:19-31 / John:20:19-31 (勇氣空間)

約翰福音 20:19-31 / John:20:19-31 (勇氣空間)

討論摘要 / Summary

老信徒似乎傾向從30-31節開始來思考,並且批評多瑪。然而,我們不能懷疑嗎?「沒有看見就信的就有福了」又是什麼意義呢?如何在看無趣的生活中,重新看見確信或是喜樂呢?世代間的差異:年長的不理解年輕的為何不參加教會。「無神論者」的比例逐年上升。許多的耶穌的事跡沒有記在書上,許多人是否在尋找這些沒有被記載下來,在老信徒認知的範圍之外的?門徒們可能都經歷這個「懷疑/尋找」的過程。同志LGBTQ基督徒的經歷:在聖經中很少看見相關的記錄。然而,同志們親身個人的,或是群體的「遇見主」的事件與經歷,領受聖靈,一同懼怕,體驗復活,是一種共同建構的歷史。「教會是不是都對同志不友善?」有些是,有些不是。改變不是一下子就會來到,尤其是如何要與信仰框架被挑戰,經歷懼怕,尋找平安主的形象。傳道人也面對教育上的挑戰:如何營造一個開放的空間,對不同社群的理解,如何表達我接納他們目前的想法,以及引導他們更多去思考的方向?..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約翰福音 1:29-42 / John 1:29-42

約翰福音 1:29-42 / John 1:29-42

討論摘要 / Summary

老師與學生之間是否一直存有張力呢?成為老師與長輩,可以用不同的態度與方式,和他人分享智慧嗎?「我說,你聽」的互動方式,可能無法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了。同志基督徒的生命當中,是否也有「導師」引領著我們一路信仰的道路呢?然而,我們終究會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不同於曾引領我們的人。同志也可以成為他人的導師,分享我們的經驗,領人進入一扇窗,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有不同理解。每條道路都可能成為「基石」,雖然一開始可能並不夠穩固,但是,時間一久了,會成為深厚的內容與基礎。

聆聽本集內容..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4 / Genesis 14

創世記 14 / Genesis 14

討論摘要 / Summary

「十一獻奉」是源自於此嗎?「至高上帝」是迦南地的神明還是耶和華的別名?戰爭的「搶奪資源」傳統,亞伯蘭也參與瓜分戰利品並奉獻給撒冷王?神學家提醒我們:這段經文可能有特定的用意,將不同的來源與時代的敘事,組合在一起,並且地名的位置與考古資料不符合。「四王鬥五王」:結盟並搶奪他人財物及人口,並進行資源的重新分配。亞伯蘭家哪來的那麼多受過訓練的壯丁呢?「所多瑪」似乎擁有豐富資源,而亞伯蘭並不想要得罪所多瑪王,以至於什麼都不多取,避免惹事。在以色列人被擄的時期,這段經文形塑不同的意識型態與身份認同:希伯來人很厲害!「麥基洗德」:一個不斷被引用的停止點,但是,我們卻不知道這位至高上帝(El),坐在寶座上的迦南神,的祭司的其他資料。迦南神祝福了亞伯蘭,把敵人交給他手中,成為亞伯蘭的上帝(之中的一位)?是一種收編與接納的過程嗎?「耶和華」「至高的上帝」「天地的主」似乎是指著三個不同的對象,然而,亞伯蘭卻把這三者並列,認為他們都是自己的上帝。這是透過時間與經歷的累積而來。我們對於「神聖力量」的理解是不斷累積的;這挑戰了「什麼才是基督宗教」或是「符合教義的才是正統的信仰」?而我們可能侷限了上帝展現其面貌的可能。亞伯蘭在戰爭,生與死的過程中,擴展對上帝的認識。同志LGBTQ..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6:12-25 / Romans 6:12-23

羅馬書 6:12-25 / Romans 6:12-23

討論摘要 / Summary

人都一直當「奴隸」 (slave),這段經文讀起來也非常累人。我們現在對奴隸制度已難以再接受:將人視為他人的附屬品。我們可以用現在的觀點,讀回去經文的時代嗎? 奴隸制度 或是 同志議題 的投射?..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5 / Genesis 15

創世記 15 / Genesis 15

討論摘要 / Summary

有相似的走避饑荒的敘事,反覆出現。神學家認為,許多不同時間的來源經文被編輯在同一章裡面。耶和華算亞伯蘭為「義」?還有立約的過程又代表什麼意義呢?「因為信,被稱為義」是在新約書卷裡,反覆被使用的概念。「信」是「相信」還是「信賴」,而為什麼亞伯蘭沒有正面回應,是被上帝無比力量展現的行為嚇呆了嗎?信的內容與標的物:偉大能力?上帝本身?亦或是上帝的應許?SpaceX..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6 / Genesis 16

創世記 16 / Genesis 16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亞伯蘭的家族怎麼對待「財產的財產」,以及「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的情況,以為男主人擁有後代為彼此競爭的主因。
2. 懷孕成為取得抗爭權力的工具,「代理孕母」 以及 男性 在這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7:15-25 / Romans 7:15-25

羅馬書 7:15-25 / Romans 7:15-25

討論摘要 / Summary1. 保羅似乎把身體視為罪惡的培養皿,特別厭惡。神學家認為保羅深受希臘哲學的影響,尤其是圖拉圖,而將靈肉二元的觀點納入影響了神學的建構。2. 「苦待身體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善」似乎一直是基督教預設的立場,或是以「理性至上」,看輕或要進一步控制身體的欲望。3…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1:27-12:9 / Genesis 11:27-12:9

創世記 11:27-12:9 / Genesis 11:27-12:9

討論摘要 / Summary

是上帝呼召青年人離開花蓮以及東部 (或任何地方),而只有年老人留下來嗎?若是不跟隨呼召,又會是什麼意義呢? 亞伯蘭就是四處晃,經文是漸次把敘事中心移到亞伯蘭身上,以及其侄子羅得。 經文沒有仔細說明:財務..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路加福音 12:32-40 / Luke 12:32-40

路加福音 12:32-40 / Luke 12:32-40

討論摘要 / Summary

「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耶穌想要對他的學生說些什麼?性小眾以及邊緣議題的倡議者,耶穌告訴我們:不要懼怕。 對這仍非主流化的群體而言,是一段可以帶來鼓勵的經文。 面對最終的審判者,我們是否能準備好:時刻警醒,成果是不會被偷走的,不用害怕。..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路加福音 15:11-32 / Luke 15:11-32

路加福音 15:11-32 / Luke 15:11-32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如果我是「大兒子」會不會也非常生氣?為什麼他如此生氣?他如何知道「小兒子」是把錢花在娼妓身上?2. 我們會投射自己在「大兒子」、「小兒子」、或是「如同上帝一般的父親」呢?3. 第29節的「奴隸」,是否讓基督徒們因此把不合理的對待方式,視為合理?「父親」似乎是個壓迫者?4…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1-2:4a / Genesis 1:1-2:4a

創世記 1:1-2:4a / Genesis 1:1-2:4a

討論摘要 / Summary1. 人創造的起源,有兩組不同的敘事,也指涉著上帝的形象也是「有男有女」,是很困擾人的。2. 對LGBTQ 族群來說,這段經文常帶來壓迫,包括後來發展「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3. 「男」和「女」是同時被造的,是平等的,不存在性別與階級上的差異,無法支持男性中心的教會體制。4…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彼得前書 4:12-14,5:6-11/1 Peter 4:12-14, 5:6-11

彼得前書 4:12-14,5:6-11/1 Peter 4:12-14, 5:6-11

討論摘要 / Summary1. 彼得不斷用二分的方式,看輕肉體與身體的需要。一方面鼓勵受苦,但是又無法輕易地理解。2. 「巴比倫」是文化符碼,指稱的是當時的禁忌,在不同的時代與處境都會使用,如同「伏地魔」的種種代號。3…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彼得前書 3:13-22 / 1 Peter 3:13-22

彼得前書 3:13-22 / 1 Peter 3:13-22

討論摘要 / Summary1. 「被關在監獄裡的靈」指的是什麼?是因著不同的信仰規條,被困住的人。而基督是要來像活水泉源,使人得到救贖。2. 「行善」,即使被誤解,心中仍能有信心。3. 「正統」的信仰框架形成中,許多人因此被排除與打壓,包括了被否定信仰與生命經歷的同志基督徒。4…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彼得前書 2:2-10/1 Peter 2:2-10

彼得前書 2:2-10/1 Peter 2:2-10

討論摘要 / Summary1. 經課集常常把有趣的經文切掉。2. 初代教會的信徒,是被社會所邊緣化的角色,然而,卻握有重要的信任:基督徒的身份與眾不同,應當有信心。3. 主流教會人口老化,在社會中的重要性漸漸消失,信徒也失去活動,對上帝的期待「讓我們可以好起來」,但是以生理條件來說是不可能的,那麼:盼望的是什麼?4…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彼得前書 2:19-25/1 Peter 2:19-25

彼得前書 2:19-25/1 Peter 2:19-25

討論摘要 / Summary1. 經文中所陳述各種「標準」與要求,在現在的社會處境裡,難以接受。是因為當時的教會所面對的處境十分不同?2. 以賽亞書53 「受苦僕人」,是否也需要考量前後文及脈絡,才能套入閱讀。3. 部份的經文被忽略,是否影響了我們思考的方向?4…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彼得前書 1:17-23 / 1 Peter 1:17-23

彼得前書 1:17-23 / 1 Peter 1:17-23

討論摘要 / Summary1. 「重生」的判準是「洗禮」才得以加入信仰團體嗎?2. 「耶穌的血」可以救贖人?3. 「成聖」是否有一個明確的形象與生命狀態?4. 教會可以如何看待同性婚姻呢?或是平等的性別教育呢?5. 「外人內置」的處境,外邦人生活在猶太人當中,所遭遇的多重身份的衝突。6…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