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摘要 / Summary
- 有相似的走避饑荒的敘事,反覆出現。神學家認為,許多不同時間的來源經文被編輯在同一章裡面。
- 耶和華算亞伯蘭為「義」?還有立約的過程又代表什麼意義呢?「因為信,被稱為義」是在新約書卷裡,反覆被使用的概念。
- 「信」是「相信」還是「信賴」,而為什麼亞伯蘭沒有正面回應,是被上帝無比力量展現的行為嚇呆了嗎?
- 信的內容與標的物:偉大能力?上帝本身?亦或是上帝的應許?
- SpaceX 已經能重回國際太空站了,日環食 已經不再是惡運的象徵,那麼,上帝的能力與大能代表什麼?科學、醫療與社會的進程已經超過了過去認識的極限。
- v12 「大而可怕的黑暗」 是代表邪惡的力量嗎? 然而,現在我們有更多的知識來認識自然界的現象了。還是,能用不同的感受性來說明?
- 神學家建議的分段: V1-6,亞伯蘭從抱怨到相信,v7-11,17-21 上帝對土地的應許的有形憑證,v12-16,在埃及的生活的詮釋
- 和上帝說話,要求上帝給憑證,一直在我們的信仰當中,希望可以獲得些什麼?
- 性別弱勢的群體,苦等不到應許的實現,要如何維持與上帝的關係?如何建立「合宜的關係」呢?如何讓對異象的圖象不失去盼望呢?
- 對 同志 LGBTQ 基督徒來說,一直期待著不僅信仰團體,社會,國家,以及全世界各地,是一個包容而接納的圖像以及應許的來臨。因為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能得以和上帝建立合宜的關係。
- 強烈的神學意圖: 上帝會應許亞伯蘭後裔土地,得以安居樂業,雖然要等上四百年,要跟隨上帝到不同的地方去。
- 對花蓮的教會來說,許多人都擔心下一代都外出了,誰能來繼承呢?面對未知的前景,如何持續追尋的力量以及圖像?彼此地連結?
- 這段經文也充滿了暴力的圖象: 上帝應許了他人的土地,指定為亞伯蘭後裔的財產,是用神聖力量來背書我們手中暴力的行為。
- 同志基督徒沒有下一代,怎麼繼承上帝的應許呢?然而,現代醫學已經相當進步,擁有後裔不再困難;後裔的概念也可擴充到認養以及信仰價值的傳遞,而非血緣的繼承。
- 我們是否能看見社區裡,能繼承我們應許的人?現在就去協助他們呢?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Md7gaX
Apple, https://reurl.cc/N6agkq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 面對上帝的應許,你會與他爭辯以及尋求應證嗎?
- 在看不見未來的憑證下,怎麼持守對上市應許的信心呢?
- 弱勢族群面對系統系的壓力,如何形塑對上帝應許的圖象?
- 什麼是你所認為「合宜的關係」?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亞伯拉罕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6月25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