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摘要 / Summary
- 立約的部份使人困擾:一定要割禮嗎?先前的章節不是已經立約了嗎?
- 創世記內容反覆出現,變形,是許多不同的來源被編輯在一起的痕跡。「上帝」的名號也不同,慣用的動詞也都不一樣。
- 是迦南的上帝幫亞伯蘭改名,和他立約的是另一個,帶領他出吾耳的又是另一位…我的腦袋都打結了。
- 把這段經文當成是「傳說/傳奇」來看待,對特定群體裡,不同的文化符碼帶來不同的意涵。
- 諸如「韓國瑜」成為一種文化符碼,確實會引起人的注意,也會讓特定的族群帶來新的力量;如同猶太人所面對的生存挑戰,需要使用「全能上帝」來形塑堅強的身份認同。
- 傳奇一方面也處境族群間的紛爭。
- 然而,以實馬利 以及 尚未出生的 以撒,都相同受到上帝的祝福。為什麼未來卻成為宗教/族群之間的衝突呢?
- Aqhat (阿卡特) 敘事裡,「生子」的內容與創世記17有高度類似性:神聖力量,介入家庭的紛爭,以一個更高的權力者做權衡者,並修改敘事與符碼,讓不同的社群能累積身份的內涵。
- 在創世記裡,上帝介入亞伯拉罕的敘事,進行改寫:不,以實馬利不是你的繼承者。
- 同志LGBTQ 基督徒也常被視為 「以實馬利」被認為不是「真的」能有基督徒的身份,成為信仰群體的成員,或是不讓同志洗禮。
- 不同的章節的立約形式,似乎都只有指向:男性才能與上帝立約? 連買來的男人也算。這對性別公義的面向來思考,會有許多的困難。
- 這裡的「立約」,並非平等的立約,而是一種命令與責任。
- 教會內有許多「立約」的儀式,某次的開會記錄,也是立約的形式。我們是如何面對上帝的?又是怎麼樣子的上帝呢?
- 同志LGBTQ 與教會、與上帝立約的過程,在「立約」之後發現了這些同志們,信仰團體會如何看待這份共同的立約呢?是仍願意彼此協助一起來認識上帝?還是單方面的壓迫要人離開呢?
- 「立約」在共同的記憶或狀態變動之後,是個人有自由選擇離開?亦或是被逼迫地走人呢?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 Spotify, https://reurl.cc/R1dg5n
- Apple, https://reurl.cc/VXagA6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 同志LGBTQ 與教會/信仰團體的「立約」形式,如何實踐以及張力會有什麼呢?
- 你的團體裡,文化符碼又是如何運用的呢?
- 從性別公義的角度,你會如何看待上帝只與男性立約的形式?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Tale of Aqhat (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le_of_Aqhat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亞伯拉罕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7月9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