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年 Year A

出埃及記 3:1-15 / Exodus 3:1-15

出埃及記 3:1-15 / Exodus 3:1-15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摩西和上帝真的很不熟耶!摩西似乎也消極地抗擋,不願意前往(返回)埃及。
  2. 「埃及王子」(*口誤,本片是 夢工廠出版,而非 迪士尼) 的陳述和聖經有很多出入。
  3. 摩西的生世實在也很複雜:以色列人,被埃及法老的女兒收養,在皇宮裡長大,認同自己是怎麼樣的身份?
  4. 上帝是要重建以色列(摩西)的身份認同嗎?是從「民族主義」的角度出發,試圖擺脫殖民的環境(解殖民)嗎?摩西到最後,有沒有脫去埃及人的認同嗎? 一個在澳洲出生的斐濟人的尋根故事。
  5. 上帝,也是 約瑟 的上帝嗎?約瑟讓整個家族寄居埃及,後來淪為農奴,成為出埃及的遠因。
  6. 摩西問「我是什麼人」有什麼指涉呢?摩西也不清楚上帝的名字是什麼?法老他認識摩西口中的上帝嗎?
  7. 「我是自有永有的」上帝。有的譯本是「我是我將是(的那一位)」,或許可以理解為:一個未來面向的上帝,更有想像的空間,不會被現在處境框限的那一位,在日後的時間裡,建構你對我的認識。
  8. 對於同志LGBTQ基督徒來說,面對受到的壓迫,以及不公義的處境,上帝將會逐步地帶領並重新建構我們對上帝的認識。
  9. 焚而不毀的象徵:在痛苦中並沒有停止,而仍能帶來未來的盼望,上帝是一同受苦並且是有超越性的。
  10. 鄭楠榕的自焚與受苦,他的精神被留下來了,成為種子,成為新的盼望。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k0EpkL
Apple, https://reurl.cc/A84aoE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焚而不毀」對你來說代表什麼意涵?
  2. 面對同志LGBTQ的處境,「自有永有」的上帝帶於給我們什麼盼望?
  3. 你的身份認同是怎麼建構起來的呢?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1989年4月7日,鄭南榕逝世紀念日 (聚珍.台灣,2019)
https://www.gjtaiwan.com/new/?p=27799

鄭南榕被監控達7年 檔案量超過5千頁 (新腦殼,2020)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8-07/447589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8月30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8月28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以賽亞書 51:1-6 / Isaiah 51:1-6

以賽亞書 51:1-6 / Isaiah 51:1-6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第二以賽亞的背景(比巴倫已經滅亡),以列色/猶太人似乎看見了上帝拯救已經有了曙光。
  2. 什麼是公義(Justice)呢?對於以色列人以及統治者,各自的正義又是什麼呢,實則充滿了暴力?對於同志LGBTQ基督徒的公義,又代表了什麼意義呢?
  3. 對於受迫者的救恩,是可以用什麼型式出來?又能怎麼樣實質的方式臨到呢?耶穌基督的「復活」是一次性的還是持續性的?對於現代又有什麼新意呢?
  4. 在處境裡,壓迫的瓦解,是一個強有力的訊息: 教導(teaching) 以及 萬民之光,上帝的律法與消息將不僅只在以色列人之間,而是在普天下之地施行。是一種信仰告白。
  5. 興起與拆毀「帝國」是否都操在上帝的手中?不論是否為以色列所建的政權,或是一個壓迫人的體制(經濟、文化、社會與軍事上)不遵從耶和華的,都會落入相似的下場。然而,耶和華上帝在不同的經文裡所展現的「公義」卻很不相同,或是彼此衝突。面對不同的文化/文明裡對價值觀點的解讀,需要有不同的角度進行理解。
  6. v2可以成為我們超越「亞伯拉罕」為中心的敘事,將不同社群與文化裡的故事替換進來,如讓:台灣的同志運動裡的重要事件以及人物的故事,成為不斷可以推展公義的動力。
  7. 在各種不同的規範(norm)裡,被邊緣化的人群與議題,需要再被仔細地審視,才能破解「公義/正面迷思」。薛絲麗—費蘭札(Elisabeth Schüssler Fiorenza )「君尊結構」(Kyriarchy)的不斷複製,在邊緣團體裡,也會再出現壓迫與再邊緣化的傾向。 (*錄音中的錯誤地提到另一位女性主義神學家 Phyllis Trible)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N6Ayx5
Apple, https://reurl.cc/bR2VG6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同志LGBTQ社群所要追求的公義,有什麼故事與人物可以成為敘事的中心?
  2. 有哪些「帝國」正在吞吃人,我們可以怎麼解讀與回應?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聖經詮釋之舞》作者及其思想 (葉寶貴, 2008) (新使者雜誌,台灣)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strTID=1&strISID=108&strMAGID=M2008102901942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8月23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8月21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馬太福音 16:13-20 / Matthew 16:13-20

馬太福音 16:13-20 / Matthew 16:13-20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真的是「馬太福音16:13-20」,錄音的時候口誤。
  2. 這是耶穌的出櫃(coming-out)敘事:經歷擔心害怕向眾人訴說他的真實身份與壓力,而只從很小群又親近的人開始。和許多LGBTQ的生命歷程很相似乎。出櫃是一個「釋放」的旅程。
  3. 耶穌最大的出櫃時間是:復活後升天之時,證明了他真的是上帝的兒子。在天上也無改他的身份。
  4. 同志與LGBTQ基督徒,也是在與不同人的互動當中,確認自己是誰,彼此影響著。
  5. 彼得在這裡的信仰告白(confession),是「辨認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而然,現在的教會卻不是如此「告白」信仰,並沒有向世界見證基督,反而被道德化了,特別放在邊緣者身上,如要求同志們告白自己是罪人。而若我們學習初代的教會,反而應是要從同志的身上看到見證:同志LGBTQ也是上帝的孩子。
  6. 在羅馬帝國的處境,要宣認「耶穌基督是主」是充滿著挑戰與危險的。許多在強權底下,如香港的許多人,追求自由與和平社會的人,宣認基督為王並賦諸行動,也是一樣。
  7.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是給每一位跟隨耶穌的人的鼓勵與期許。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A8RXmQ
Apple, https://reurl.cc/GrbQGZ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的「信仰告白」內容是什麼呢?
  2. 同志LGBTQ基督徒們的出櫃歷程,為什麼是重要的信仰與生命的見證?
  3. 面對強權,基督徒們可以如何見證「基督為王」?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8月23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8月21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以賽亞書 56:1-8 / Isaiah 56:1-8

以賽亞書 56:1-8 / Isaiah 56:1-8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v3太監(Eunuchs),利未記21:16-23記載,身體有殘缺的人不能在聖殿服事成為神職人員,而「枯樹」暗指著無法有生育能力。
  2. 以賽亞書要處境的是:誰是以色列人呢?「外邦人」是被分別到「旁邊去了」,原本和得救無關。然而,耶和華在此卻說:這些人要成為我殿中有名的,永遠不能剪除。
  3. 同志LGBTQ常被與「殘疾」連結在一起,常被認為不夠格服事上帝。為什麼會從殘疾的觀點來看待同志LGBTQ基督徒:生理與靈性的殘疾? 為什麼只專注重利未記,而選擇性的遺忘以賽亞書呢?
  4. 第三以賽亞,在波斯帝國下得以回歸,所要面對的是「以色列身份認同的建構」,在與外邦人混居許久有下一代,以及被迫要去勢的猶太人(也曾是在皇家服務的人),如何重構一個群體?
  5. 外邦人的獻物也蒙上帝悅納。那麼,為什麼未受洗的人不才領聖餐呢?難道聖餐不是開放給每一個人的嗎?PCUSA 也讓兒童領受聖餐,無關乎有沒有洗禮。「禁聖餐」,是把聖餐,上帝的恩典視為懲罰工具嗎?
  6. 以賽亞書卻提供不同的觀點:過去成為分別的,現在都能合一在事奉上帝裡;以斯拉與尼希米卻相當反對通婚和混雜的身份認同。
  7. 雜柔(hybridity)的身份認同,我們可以怎麼看待?從追尋傳統文化對抗外來殖民的痕跡。在台灣如此,在香港與許多國家地區也是。
  8. 耶和華的公義,是拯救的信息。在被擄回歸之後,面對「關係性的修復式正義」的議題,外邦人與太監在眾人前作見證,將他們過去的經歷陳明出來,過去的傷害與不公平,現在都要被修正,被平等地對待,來面對未來的挑戰。在殖民過程中所受的害傷,是必需被處境與正視的。
  9. 台灣所面對外來殖民的影響很多,不僅只是單一族群的議題。年輕人世代的身份認同是相當混雜的人,所面對的「復興傳統文化」的衝突更多。「母語」其實是「華許」,而難以用語言來建立身份認同混亂的議題。台灣仍在這個過程當中。
  10. v5 「有紀念碑,有名號」被刻在「大屠殺」(The Holocaust)紀念館的內外,讓他們所受的苦都被上帝被人記著了。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是什麼經文和教義,使人不斷進行分別的動作,將人推離上帝呢?
  2. 同志LGBTQ基督徒會遇見怎麼樣「被分離」的對待和論述呢?
  3. 以賽亞的「修復式正義」可以怎麼應用在同志LGBTQ基督徒的處境上?
  4. 面對雜柔(hybridity)的身份認同,我們面對的挑戰會有哪些?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8月16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8月1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10:5-15 / Romans 10:5-15

羅馬書 10:5-15 / Romans 10:5-15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上帝」vs「主」 的希臘文的寫法代表著不同的神學義涵。
  2. 本段經文大量引用<申命記 >與<利未記>,與<以賽亞書>及<約珥書>來說明,如何從妥拉的遵從到更寬廣的救恩觀點:羅馬教會裡的直接問題是有非猶太裔的信徒,如何透過信耶穌是基督而見證得救。
  3. 保羅是「聖經自助餐」的高手,而將救恩擴及到外邦人(不用守割禮)的宣教大成功,也造成耶路撒冷使徒們的質疑,並要求保羅前來報告,被視為「邪門歪道」。
  4. 同志LGBTQ基督徒們的處境也相似,不斷地分享聖靈的見證與生命故事,努力地對聖經與神學的反思與衝撞,可能被視為「異端」,卻也能從保羅身上看見相似之處。同志LGBTQ基督徒的「腳蹤何等佳美!」擴充了信仰團體的觀點。
  5. 但是,保羅也造成現代同志LGBTQ基督徒的困擾,對「靈與肉的觀點」,「順性與逆性」的被錯誤引用,成為對同志歧視的來源。保羅會不會有一天跑出來澄清反同教會都誤會了?
  6. 「羅馬帝國」底下的「主」和「神」還會有誰呢?是羅馬皇帝,是羅馬帝國的守護神。若有其他的宣告,是意識型態的直接衝突,會造成生命的威脅。保羅甘願成為基督與上帝的「奴僕」。
  7. v14 反應著保羅認定,上帝已經定意要拯救人,「道成肉身」的拯救已經住在我們當中,而且不用四處去尋找了。
  8. 若我們一直以為自己是得救的鑰匙,那我們就把耶穌放在了一邊,讓人從耶穌基督身上離開。透過擴張帝國的方式,以為可以將「拯救」帶給更多人,反而是造成了更多的壓迫,把福音變成了律法,使人失去生命。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e85Kbb
Apple, https://reurl.cc/EzK5xm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同志LGBTQ的「聖經自助餐」組合有哪些?是為了什麼議題呢?
  2. 不僅保羅,你也能從耶穌身上看見「自助餐」的影子嗎?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8月9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8月7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馬太福音 10:24-39 / Matthew 10:24-39

馬太福音 10:24-39 / Matthew 10:24-39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v34-39 是指末世嗎?還是指很緊密的關係間的張力?酷兒的生命就如同這經文,和家人之間存在非常大的張力,是酷兒真實的經歷。若是在基督徒的家庭當中,這樣的張力會更大,更困難進行溝通。「越合一的心,結果往往越不合一」,酷兒都需要在許多不合一的處境裡,摸索往前。
  2. 猶太人當中有人相信了耶穌是基督,這樣新的眼光與經歷,在家庭當中帶來更大的衝突。香港許多的青年人們,上街表達他們對政治與社會的關懷,與家人的價值觀不同,並有所衝突。
  3. 後殖民的觀點,馬太福音裡與羅馬帝國之間,面對壓迫的勢力,跟隨耶穌面對殖民勢力時的回應方式,是要付上代價的;經文給了副標題:做門徒的代價。不論是同志酷兒的生命見證,或是香港青年們的行動,都可視為 上帝/平等國度 與 殖民/壓迫勢力/父權中心 之間的對抗。
  4. 同志LGBTQ基督徒們「無法被否認的宗教經驗」,是寶貴的,是與生命的核心緊密連結;如同門徒也經歷許多超過想像的事物,包括驅趕邪靈。這些都讓人無法不宣揚。
  5. v34 「刀劍」是武器,更像是聖靈一樣,是無法用有形的圍牆強抵擋的。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同志LGBTQ基督徒跟隨基督的代價,會有哪些?
  2. 你所與之對抗的「壓迫」力量是什麼呢?
  3. 同志的生命經歷,在基督徒的家庭中,為什麼特別辛苦?
  4. 在後殖民的視野之下,基督的福音帶來的聖靈的力量,是與什麼進行對抗?尤其在你的處境當中帶來的啟示會是什麼?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6月21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6月19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同志LGBTQ基督徒與香港的青年們,深知成為耶穌門徒的代價。 (馬太福音 10:24-39)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馬太福音 11:2-11 / Matthew 11:2-11

馬太福音 11:2-11 / Matthew 11:2-11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待降節期對服事的人的很好的提醒:我們是否內心有許多的服事焦慮?約翰的學生也急著要確認耶穌是否為彌賽亞?
  2. 約翰和耶穌的對比: 在確認兩個人彼此的身份是什麼?耶穌是基督嗎?約翰是先知嗎?他們的命運是結合在一起的,他們的宣講的行動都被強權帶來壓迫,最後都喪失了生命。
  3. 重新確認服事的目地,前方的價值與圖象是什麼,是智慧的樣貌,會有力量往前走。
  4. 福音並不是空的內容,而是有實際的行動與影響力。對同志LGBTQ基督徒而言,許多仍在被壓迫的處境,耶穌的福音信息會是什麼?同志作證見與實際的行動,而受苦,因此與基督的道成肉身結合。
  5. 被上帝肯認的身份,而非單純追求一個美好的圖象。如何身體力行實踐出來,讓眾人看見:原來那就是智慧的模樣。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14QE6p
Apple, https://reurl.cc/gmv3Vp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認為福音是什麼?
  2. 對同志LGBTQ基督徒而言,待降節是要等候怎麼樣的福音?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19年12月15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19年12月26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同志LGBTQ基督徒是被上帝肯認的身份,是能展現上帝而來有智慧的生命。 (馬太福音 11:2-11)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馬太福音 3:1-12 / Matthew 3:1-12

馬太福音 3:1-12 / Matthew 3:1-12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這些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很有趣:跑到曠野找約翰,被罵又不還口?
  2. 整個社會是否也使人,尤其是弱勢的人「從眾」,選擇了自己不見得喜歡或適合的方式。許多青少年也無法選自己的道路。
  3. 約翰(以及他的的團體)無法生活在物質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同志LGBTQ也可能因為反同的教會力量,被迫要選擇到不同的地方去生活與聚集,然而,卻也有許多人受這些出走的同志們的信仰故事所吸引,而想要去聽去看?
  4. 同志基督徒也像是施洗約翰一樣,在為主預備道路,招聚來聽來看上帝信息。
  5. 看見上帝為不同的人所預備的道路,都是在見證上帝的恩典。
  6. 第二待降節是「悔改」,在今天的經文「以聖靈和火施洗」是審判與末世的信息,要人準備好,那審判者就在我們當中。對壓迫者而言,這是審判。對於受迫的人,能明白時代不斷變化,並看見上帝所預備的道路。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j5d2z2
Apple, https://reurl.cc/odD6k3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是否有聽見過同志LGBTQ被迫出走的故事以及他們所選擇的不同道路?
  2. 同志的見證,可以為主預備怎麼樣的道路與啟示給教會?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19年12月7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19年12月26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同志LGBTQ基督徒的見證故事,也為主預備了道路,帶給教會啟示。 (馬太福音3:1-12)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8:26-39 / Romans 8:26-39

羅馬書 8:26-39 / Romans 8:26-39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預定論」,從希伯來聖經中的「上帝揀選以色列/亞伯拉罕」開始,保羅 (希伯來人) 面對教會團體,也需要處境「揀選」的概念,是透過「領養」的方式,讓外邦人也可以成為被揀選的上帝子民。上帝已經「預定」要拯救了眾人。問題:沒有聽過福音、沒有接受福音、沒有洗禮…的人是否和拯救有關係嗎?我們能持繼做惡做壞嗎?
  2. 「伯拉糾主義」:要做些工才能有份於得救。「要相信耶穌基督,要改變,才和得救有關?」反同基督徒也同這樣的方式在挑戰同志基督徒「沒有改變」的行為,不配被稱為得救了。
  3. 「沒有任東西(罪也是)不能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沒有任何可以阻擋基督的救贖。
  4. 那我們要怎麼面對世上的苦難呢?面對長期結構壓迫底下,個人的犯錯/罪,亦需要擴及思考形成這些苦難的過程與影響。上帝有愛到他們嗎?有拯救他們嗎?
  5. 同志所面對的壓迫,不但是被迫要離開教會,而且也選擇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6. 被揀選的生命,在加爾文的想法當中,應該要發揮被揀選的責任與祭司的角色,實踐改變處境中的不公義,讓人可以感受到上帝的愛在運行,並沒有被隔絕。
  7. 8:28 「互相效力,讓叫上帝的人得益處」 也會在非基督徒的人身上被發現,尤其是許多用行動展現「上帝的愛」的人。
  8. 如,「台南鐵路東移案」所造成的壓迫,蒙召的人,可以如何反抗結構性的壓迫力量呢?
  9. 從與佛教朋友的互動當中,一場「宗教對話」裡的「合十/合掌」,一手是你的意念,一手是伴陀的意念,就不能分開了;合十,如同你的意念,和耶穌的意念,就不能分開了。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j5d2NL
Apple, https://reurl.cc/odD6nl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有聽見哪些指責同志基督徒不能得救的言論嗎?你又會如何回應呢?
  2. 被揀選的生命,可以展現出怎麼樣的特值?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1. 「預定論」的相關文字與討論 (查令的神學實驗場,2011)
    https://charingchen.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28.html
  2. 「因信稱義」的比較 (查令的神學實驗場,2012)
    https://charingchen.blogspot.com/2012/06/blog-post_13.html
  3. 台南湯姆熊殺童案 (報導者, 2016)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426-taiwan-Tseng-Wen-chin/
  1. 漫談南鐵東移的公共利益(上):被迫遷者是完成大我,還是河神的新娘?(報導者, 2016)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5943
  2. 漫談南鐵東移的公共利益(下):重大建設可以像買福袋,先搶先贏就好嗎?(報導者, 2016)
    h
    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5945
  3. 南鐵強拆那一夜,抗爭者為何逆轉,簽下同意書?|獨立特派員 第658集 (南鐵‧那一夜) (2020, Taiwan)
    https://youtu.be/YMEzd6SuUHA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7月26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7月22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蒙揀選的責任是要進入不公義的壓迫中使人感受到上帝的愛與同在。 (羅馬書8:26-39)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黃瀞皓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馬太福音 1:18-25 / Matthew 1:18-25

馬太福音 1:18-25 / Matthew 1:18-25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教會曆的用意:拯贖主就要降臨在我們中間。
  2. 約瑟的角色:是大衛的子孫,耶穌因為約瑟而和大衛連結;雖然,約瑟並非耶穌的生父。
  3. 馬利亞的角色:並沒有和約瑟同房,有的版本寫「處女」。聖經學者卻提醒:「處女」指的是仍有生育能力的年輕女子,和婚姻與倫理無關。後來的教會卻有非常不同的理解。
  4. v22,以賽亞書裡所認知的「童女生子」指的是期待的一位君王,帶領以色列人抵抗與重建。
  5. 對我們現在來說,「救贖主」是要把我們從什麼救贖出來呢? 對同志基督徒來說,可能就是要從「父權與異性戀的壓迫」底下,被救贖出來。
  6. 經文互讀:創世記 裡的 約瑟 與 馬太福音 的 約瑟,都會作夢,並帶領整個家庭脫離危險。
  7. 酷兒神學家提醒我們:按舊約聖經 (申命記),義人應按律法以石頭將馬利亞打死,但是,約瑟卻沒有這麼做。約瑟並沒有按父權主義,而意圖用不同的方式:以認養的方式,收養了耶穌,讓耶穌與大衛之間的連結可以持續。約瑟成為酷兒的代表,並且突破了以「血緣」成為延續家族名號的先驅者。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14QEd9
Apple, https://reurl.cc/gmv3OV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對於「童女生子」有什麼疑問和想像?
  2. 你的酷兒家庭與家族,是怎麼樣組成的呢?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Queer Kinship and Family Change in Taiwan (Rutgers,2019)
https://www.amazon.com/Kinship-Family-Change-Taiwan-Families-ebook/dp/B07C4K9B8Z/

Modern Kinship – A queer guide to Christian marriage(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18)
https://www.amazon.com/Modern-Kinship-David-Khalaf/dp/0664264611/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19年12月22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19年12月22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耶穌的家,是酷兒家庭的榜樣。 (馬太福音 1:18-25)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