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紀念碑,有名號。」上帝記念同志LGBTQ所經歷的一切苦痛。 (以賽亞書 56:1-8)

以賽亞書 56:1-8 / Isaiah 56:1-8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v3太監(Eunuchs),利未記21:16-23記載,身體有殘缺的人不能在聖殿服事成為神職人員,而「枯樹」暗指著無法有生育能力。
  2. 以賽亞書要處境的是:誰是以色列人呢?「外邦人」是被分別到「旁邊去了」,原本和得救無關。然而,耶和華在此卻說:這些人要成為我殿中有名的,永遠不能剪除。
  3. 同志LGBTQ常被與「殘疾」連結在一起,常被認為不夠格服事上帝。為什麼會從殘疾的觀點來看待同志LGBTQ基督徒:生理與靈性的殘疾? 為什麼只專注重利未記,而選擇性的遺忘以賽亞書呢?
  4. 第三以賽亞,在波斯帝國下得以回歸,所要面對的是「以色列身份認同的建構」,在與外邦人混居許久有下一代,以及被迫要去勢的猶太人(也曾是在皇家服務的人),如何重構一個群體?
  5. 外邦人的獻物也蒙上帝悅納。那麼,為什麼未受洗的人不才領聖餐呢?難道聖餐不是開放給每一個人的嗎?PCUSA 也讓兒童領受聖餐,無關乎有沒有洗禮。「禁聖餐」,是把聖餐,上帝的恩典視為懲罰工具嗎?
  6. 以賽亞書卻提供不同的觀點:過去成為分別的,現在都能合一在事奉上帝裡;以斯拉與尼希米卻相當反對通婚和混雜的身份認同。
  7. 雜柔(hybridity)的身份認同,我們可以怎麼看待?從追尋傳統文化對抗外來殖民的痕跡。在台灣如此,在香港與許多國家地區也是。
  8. 耶和華的公義,是拯救的信息。在被擄回歸之後,面對「關係性的修復式正義」的議題,外邦人與太監在眾人前作見證,將他們過去的經歷陳明出來,過去的傷害與不公平,現在都要被修正,被平等地對待,來面對未來的挑戰。在殖民過程中所受的害傷,是必需被處境與正視的。
  9. 台灣所面對外來殖民的影響很多,不僅只是單一族群的議題。年輕人世代的身份認同是相當混雜的人,所面對的「復興傳統文化」的衝突更多。「母語」其實是「華許」,而難以用語言來建立身份認同混亂的議題。台灣仍在這個過程當中。
  10. v5 「有紀念碑,有名號」被刻在「大屠殺」(The Holocaust)紀念館的內外,讓他們所受的苦都被上帝被人記著了。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是什麼經文和教義,使人不斷進行分別的動作,將人推離上帝呢?
  2. 同志LGBTQ基督徒會遇見怎麼樣「被分離」的對待和論述呢?
  3. 以賽亞的「修復式正義」可以怎麼應用在同志LGBTQ基督徒的處境上?
  4. 面對雜柔(hybridity)的身份認同,我們面對的挑戰會有哪些?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8月16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8月1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芝加哥神學院博士生,聯合基督教會的牧師,來自台灣的酷兒。他擁有台南神學院的道學碩士,以及芝加哥神學院的神學碩士。他的研究專注於經文的詮釋。他的興趣是跨文本酷兒閱讀,後殖民的想像,以及星艦奇航記。 Charing Wei-Jen Chen (he/him) is a doctoral student at 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 (IL, US), ordained minister of United Church of Christ (UCC), from Formosa-Taiwan, genderqueer. He earned M.Div. from Tainan Theological College and Seminary (Taiwan) and S.T.M. from 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 His researches focus on Sacred Text Hermeneutical Strategies. Charing’s interests are queering cross-textual readings, postcolonial imaginations, and Star Trek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