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摘要 / Summary
- 第二以賽亞的背景(比巴倫已經滅亡),以列色/猶太人似乎看見了上帝拯救已經有了曙光。
- 什麼是公義(Justice)呢?對於以色列人以及統治者,各自的正義又是什麼呢,實則充滿了暴力?對於同志LGBTQ基督徒的公義,又代表了什麼意義呢?
- 對於受迫者的救恩,是可以用什麼型式出來?又能怎麼樣實質的方式臨到呢?耶穌基督的「復活」是一次性的還是持續性的?對於現代又有什麼新意呢?
- 在處境裡,壓迫的瓦解,是一個強有力的訊息: 教導(teaching) 以及 萬民之光,上帝的律法與消息將不僅只在以色列人之間,而是在普天下之地施行。是一種信仰告白。
- 興起與拆毀「帝國」是否都操在上帝的手中?不論是否為以色列所建的政權,或是一個壓迫人的體制(經濟、文化、社會與軍事上)不遵從耶和華的,都會落入相似的下場。然而,耶和華上帝在不同的經文裡所展現的「公義」卻很不相同,或是彼此衝突。面對不同的文化/文明裡對價值觀點的解讀,需要有不同的角度進行理解。
- v2可以成為我們超越「亞伯拉罕」為中心的敘事,將不同社群與文化裡的故事替換進來,如讓:台灣的同志運動裡的重要事件以及人物的故事,成為不斷可以推展公義的動力。
- 在各種不同的規範(norm)裡,被邊緣化的人群與議題,需要再被仔細地審視,才能破解「公義/正面迷思」。薛絲麗—費蘭札(Elisabeth Schüssler Fiorenza )「君尊結構」(Kyriarchy)的不斷複製,在邊緣團體裡,也會再出現壓迫與再邊緣化的傾向。 (*錄音中的錯誤地提到另一位女性主義神學家 Phyllis Trible)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N6Ayx5
Apple, https://reurl.cc/bR2VG6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 同志LGBTQ社群所要追求的公義,有什麼故事與人物可以成為敘事的中心?
- 有哪些「帝國」正在吞吃人,我們可以怎麼解讀與回應?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聖經詮釋之舞》作者及其思想 (葉寶貴, 2008) (新使者雜誌,台灣)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strTID=1&strISID=108&strMAGID=M2008102901942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8月23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8月21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