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雙性戀、第四代基督徒,本業是護理師但對社會及神學議題非常有興趣,現為神學生。
雙性戀、第四代基督徒,本業是護理師但對社會及神學議題非常有興趣,現為神學生。
酷兒神學生的呼召與獻身之路 (The Calling and devotion of the Queer Seminarians)

酷兒神學生的呼召與獻身之路 (The Calling and devotion of the Queer Seminarians)

參與討論

Eva, Sandy, 黃瀞皓, 陳查令

討論摘要

本集內容有四位來在不同地區、國家、宗派的神學院就讀的酷兒神學生們,一起來討論與分享:起初的感動,選擇神學院的考量因素、現實與理想的落差、神學院的特定,以及未來神學院可以怎麼改變。參與討論者的背景是:台南神學院 (Tainan Theological College and Seminary, Taiwan), 芝加哥神學院 (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 USA), 路德宗太平洋神學院 (Pacific Lutheran Theological Seminary, USA), 莫莉學院 (Morling College, Australia)。快來收聽節目!

In this episode, there are four queer seminarians from four different schools, located in four different areas and countries, sharing their callings and devotions. The discussion covers their motivations, considerations of the schools, the gap between reality and expectations, spotlight of each schools, and how the seminaries could do for a better theological education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They are from Tainan Theological College and Seminary, 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 Pacific Lutheran Theological Seminary, and Morling College.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 90 分鐘內容

酷兒神學生的呼召與獻身之路 (The Calling and devotion of the Queer Seminarians)

Spotify, https://reurl.cc/0xWz3A
Apple, https://reurl.cc/35MDr8
Google, https://reurl.cc/6Dqg8r
SoundOn, https://reurl.cc/emkx5x

思考與討論

  1. 你認為,你會怎麼選擇理想的神學院呢?
  2. 同志與酷兒基督徒們,在選擇神學院與獻身的道路,有什麼困難與挑戰?

延伸資料

  1. 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 (IL, USA) (United Church of Christ, UCC)
    https://www.ctschicago.edu/
  2. Tainan Theological College and Seminary (Tainan, Taiwan)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PCT)
    https://ttcs-org.business.site/
  3. Pacific Lutheran Theological Seminary (CA, USA) (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 ELCA)
    https://www.plts.edu/
  4. Morling College (Australia) (Baptist)
    https://www.morling.edu.au/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酷兒企劃 主題內容。錄音時間:2021年2月5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酷兒企畫 Queer Series
同志與佛教 / LGBTQ Buddhist

同志與佛教 / LGBTQ Buddhist

討論摘要 / Summary

因為討論非常多基督教觀點的內容,而想要多認識不同宗教裡的同志LGBTQ朋友們的信仰歷程,對於經典與傳統的詮釋與實踐,就邀請了在台灣有信仰人口中佔30%的佛教(2005統計資料)朋友們來分享。本集的內容包括對於大乘佛教在台灣的發展以及原始教義對於情欲的理解,以及法鼓山聖嚴師父對於同志的觀點。也包括了基督教與佛教之間相似與相異之處的分享與討論。

聖嚴法師寫道,自己看見許多同性戀者,他們都很優秀,很善良,在各行各業都有傑的表現,可以說是高品質的人。「他們相愛,同居,甚至結婚,改變了兩性結合的家庭結構,他們的身心家業是否能安定?如果可以,那就沒有什麼不可以接受的了。」 (引自 關鍵評論 內容)

來自 剛朵琳 的修正:
真是抱歉,裡面有一個地方我講錯了,想澄清一下。我在裡面認為「賓頭盧被佛要求不得入滅」不算是懲罰,這是我錯了。《雜阿含經》604經裡面,佛確實在賓頭盧以神力挑大山前往應供後說「汝那得現神足如是?我今罰汝,常在於世,不得取涅槃,護持我正法,勿令滅也。」
在《五分律》中則提到,賓頭盧為了迫使一人皈依學佛,帶大山飛行而驚嚇了全城的人,佛陀因此制訂了「不得在人前現神(足)通,」的戒律。
但我依然認為佛弟子受佛要求不得入滅不能算是「最嚴重的懲罰」。精確地說,戒律中對出家眾的最嚴重懲罰是「擯」,包含裡面提到的「默擯」以及「滅擯」(逐出僧團)。而在《五分律》中,佛陀因賓頭盧制訂的戒現神通,犯者只是戒律中最輕的一類「突吉羅」而已。至於「不得入滅」,作為懲罰在佛教史上並非常態,且同時有其他三位未犯過失的阿羅漢也在佛囑咐下長駐世間,說是最嚴重的懲罰恐怕是言重了。
其實以這集主題來說以上的討論真的滿枝節的,不過自己講錯的部分還是需要訂正。感謝!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同志與佛教 / LGBTQ Buddhist

Spotify, https://reurl.cc/k0E93x
Apple, https://reurl.cc/e3lpaK
Google, https://reurl.cc/7DQEWD
Anchor, https://reurl.cc/RrG2Dx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基督宗教與佛教之間,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在實踐的層面上?
  2. 我們可以從對話、聆聽與分享當中,擴展哪些新的眼光?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關於《雜阿含經》佛陀說生小孩不是好事的原文《雜阿含經1296經》
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1296.htm

關於《雜阿含經》肯定女性能獲得與男性相同的修證成就,特別突出的一篇《雜阿含1199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1199.htm

楊惠南(2002)。〈「黃門」或「不能男」在律典中的種種問題〉
這篇裡面幾乎把佛典中跟同志有關的段落都列出來了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1/bj102905.htm

Orthodox Chinese Buddhism (Chan Master Sheng Yen, 2006)
https://reurl.cc/9Xp0nj

已故聖嚴法師:如果同性戀做到這「四安」,那就沒有什麼不可以接受的了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2016)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5935

國際宗教自由報告:2019年台灣部分 (美國在台協會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2019)
“台灣人口中有35%自認是佛教徒,33%自認是道教徒。其餘人口包括一貫道(3.5%)、基督新教(2.6%)、天主教(1.3%)、彌勒大道(1%),遜尼派伊斯蘭教(0.2%)。”
https://reurl.cc/R1XRkD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宗教對話主題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9月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酷兒企畫 Queer Series
以賽亞書 56:1-8 / Isaiah 56:1-8

以賽亞書 56:1-8 / Isaiah 56:1-8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v3太監(Eunuchs),利未記21:16-23記載,身體有殘缺的人不能在聖殿服事成為神職人員,而「枯樹」暗指著無法有生育能力。
  2. 以賽亞書要處境的是:誰是以色列人呢?「外邦人」是被分別到「旁邊去了」,原本和得救無關。然而,耶和華在此卻說:這些人要成為我殿中有名的,永遠不能剪除。
  3. 同志LGBTQ常被與「殘疾」連結在一起,常被認為不夠格服事上帝。為什麼會從殘疾的觀點來看待同志LGBTQ基督徒:生理與靈性的殘疾? 為什麼只專注重利未記,而選擇性的遺忘以賽亞書呢?
  4. 第三以賽亞,在波斯帝國下得以回歸,所要面對的是「以色列身份認同的建構」,在與外邦人混居許久有下一代,以及被迫要去勢的猶太人(也曾是在皇家服務的人),如何重構一個群體?
  5. 外邦人的獻物也蒙上帝悅納。那麼,為什麼未受洗的人不才領聖餐呢?難道聖餐不是開放給每一個人的嗎?PCUSA 也讓兒童領受聖餐,無關乎有沒有洗禮。「禁聖餐」,是把聖餐,上帝的恩典視為懲罰工具嗎?
  6. 以賽亞書卻提供不同的觀點:過去成為分別的,現在都能合一在事奉上帝裡;以斯拉與尼希米卻相當反對通婚和混雜的身份認同。
  7. 雜柔(hybridity)的身份認同,我們可以怎麼看待?從追尋傳統文化對抗外來殖民的痕跡。在台灣如此,在香港與許多國家地區也是。
  8. 耶和華的公義,是拯救的信息。在被擄回歸之後,面對「關係性的修復式正義」的議題,外邦人與太監在眾人前作見證,將他們過去的經歷陳明出來,過去的傷害與不公平,現在都要被修正,被平等地對待,來面對未來的挑戰。在殖民過程中所受的害傷,是必需被處境與正視的。
  9. 台灣所面對外來殖民的影響很多,不僅只是單一族群的議題。年輕人世代的身份認同是相當混雜的人,所面對的「復興傳統文化」的衝突更多。「母語」其實是「華許」,而難以用語言來建立身份認同混亂的議題。台灣仍在這個過程當中。
  10. v5 「有紀念碑,有名號」被刻在「大屠殺」(The Holocaust)紀念館的內外,讓他們所受的苦都被上帝被人記著了。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是什麼經文和教義,使人不斷進行分別的動作,將人推離上帝呢?
  2. 同志LGBTQ基督徒會遇見怎麼樣「被分離」的對待和論述呢?
  3. 以賽亞的「修復式正義」可以怎麼應用在同志LGBTQ基督徒的處境上?
  4. 面對雜柔(hybridity)的身份認同,我們面對的挑戰會有哪些?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8月16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8月1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酷兒看 《阿莉芙》 (ALIFU, THE PRINCE/SS) (Taiwan, 2017)

酷兒看 《阿莉芙》 (ALIFU, THE PRINCE/SS) (Taiwan, 2017)

參與討論 / Contributors

陳查令 黃瀞皓 Tulbus Remaljiz 董晨晧

討論摘要 / Summary

《阿莉芙》的故事描述四位多元性別角色在面對生活與他人關係的煎熬與矛盾。
主角是一名阿莉芙的跨性別女性(Utjung Tjakivalid飾),生理性別為男性,同時也是排灣族頭目的孩子,在台北髮廊工作,同時也在Sherry(陳竹昇飾)經營的變裝酒吧工作,而阿莉芙渴望動變性手術,因此與希望將頭目之位傳給他的父親達卡鬧(胡德夫飾)處得不愉快。
阿莉芙有個女同性戀室友兼同事李佩貞(趙逸嵐飾),在與女友分手後漸漸愛上了阿莉芙。
在阿莉芙工作的酒吧有位變裝皇后,本名叫正哲(鄭人碩飾),阿莉芙對正哲十分傾心,他白天是公務員,有一名從事音樂教師一職的女友安琪(王安琪飾),但正哲並沒有讓女王知道他從事變裝皇后的工作。
酒吧老闆娘Sherry多年來暗戀水電工老吳(吳朋奉飾),兩人的關係一直介於家人和伴侶之間,然而Sherry卻在突然間確診痍臟癌末期,使得老吳也必須正視兩人的關係。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酷兒看 《阿莉芙》 (ALIFU, THE PRINCE/SS) (Taiwan, 2017)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從電影當中,你看見哪些文化/性別/社會階級符碼在影響著角色們的互動?
  2. 你的信仰團體與處境裡,有些哪多元性別的展現與傳統呢?
  3. 「文化用挪」(Cultural Appropriation) 與 文化誤用(Cultural Misappropriation) 是不是也常出現在你的處境裡?
  4. 在聖經裡,你是否也有看見「變裝」(drag)或「跨性別」(trans-gender)的展演,如:創世記裡約瑟的彩衣,以及馬可福音17 被變裝的耶穌?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阿莉芙》 (ALIFU, THE PRINCE/SS) (Taiwan, 201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8%8E%89%E8%8A%99

《阿莉芺》電影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CkChWZYUo

阿莉芙 (Utjung, 2017) (台灣教會公報) (飾演阿莉芺角色者投書)
https://tcnn.org.tw/archives/25937

Adju阿督音樂節 (Facebook page) (Paiwan, Taiwan)
https://www.facebook.com/AMFAdju

NaviTalk烙|零負評!ADJU阿督音樂節!(20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gN7lMJQRCs

【Yu’fafoinana逐路者】魯凱族同志夫妻的故事:誰說原住民「都是」反對多元成家? (想想, 2015)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639

性平教育手冊被誤讀 性別團體告真愛聯盟 (苦勞網, 2011)
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61717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內容為信仰與電影專題,錄音時間:2020年7月29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文化符碼與族群常規的運用與跨越 (阿莉芺 Alifu, The Prince/s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酷兒企畫 Queer Series
羅馬書 8:26-39 / Romans 8:26-39

羅馬書 8:26-39 / Romans 8:26-39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預定論」,從希伯來聖經中的「上帝揀選以色列/亞伯拉罕」開始,保羅 (希伯來人) 面對教會團體,也需要處境「揀選」的概念,是透過「領養」的方式,讓外邦人也可以成為被揀選的上帝子民。上帝已經「預定」要拯救了眾人。問題:沒有聽過福音、沒有接受福音、沒有洗禮…的人是否和拯救有關係嗎?我們能持繼做惡做壞嗎?
  2. 「伯拉糾主義」:要做些工才能有份於得救。「要相信耶穌基督,要改變,才和得救有關?」反同基督徒也同這樣的方式在挑戰同志基督徒「沒有改變」的行為,不配被稱為得救了。
  3. 「沒有任東西(罪也是)不能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沒有任何可以阻擋基督的救贖。
  4. 那我們要怎麼面對世上的苦難呢?面對長期結構壓迫底下,個人的犯錯/罪,亦需要擴及思考形成這些苦難的過程與影響。上帝有愛到他們嗎?有拯救他們嗎?
  5. 同志所面對的壓迫,不但是被迫要離開教會,而且也選擇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6. 被揀選的生命,在加爾文的想法當中,應該要發揮被揀選的責任與祭司的角色,實踐改變處境中的不公義,讓人可以感受到上帝的愛在運行,並沒有被隔絕。
  7. 8:28 「互相效力,讓叫上帝的人得益處」 也會在非基督徒的人身上被發現,尤其是許多用行動展現「上帝的愛」的人。
  8. 如,「台南鐵路東移案」所造成的壓迫,蒙召的人,可以如何反抗結構性的壓迫力量呢?
  9. 從與佛教朋友的互動當中,一場「宗教對話」裡的「合十/合掌」,一手是你的意念,一手是伴陀的意念,就不能分開了;合十,如同你的意念,和耶穌的意念,就不能分開了。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j5d2NL
Apple, https://reurl.cc/odD6nl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有聽見哪些指責同志基督徒不能得救的言論嗎?你又會如何回應呢?
  2. 被揀選的生命,可以展現出怎麼樣的特值?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1. 「預定論」的相關文字與討論 (查令的神學實驗場,2011)
    https://charingchen.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28.html
  2. 「因信稱義」的比較 (查令的神學實驗場,2012)
    https://charingchen.blogspot.com/2012/06/blog-post_13.html
  3. 台南湯姆熊殺童案 (報導者, 2016)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426-taiwan-Tseng-Wen-chin/
  1. 漫談南鐵東移的公共利益(上):被迫遷者是完成大我,還是河神的新娘?(報導者, 2016)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5943
  2. 漫談南鐵東移的公共利益(下):重大建設可以像買福袋,先搶先贏就好嗎?(報導者, 2016)
    h
    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5945
  3. 南鐵強拆那一夜,抗爭者為何逆轉,簽下同意書?|獨立特派員 第658集 (南鐵‧那一夜) (2020, Taiwan)
    https://youtu.be/YMEzd6SuUHA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7月26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7月22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蒙揀選的責任是要進入不公義的壓迫中使人感受到上帝的愛與同在。 (羅馬書8:26-39)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黃瀞皓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8:12-25 / Romans 8:12-25

羅馬書 8:12-25 / Romans 8:12-25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保羅的聽眾是不是一直處在於「受苦的狀態」,而保羅希望提供給他們一個可以超脫的方向與得救的盼望?
  2. 羅馬教會的處境,尤其是v18-25所指的「轄制」極可能就是指羅馬帝國的「羅馬和平」(Pax Romana)高壓統治。
  3. 而v12-17是在當時常被使用的概念:繼承/領養帶來的名號與身份,可以享有相等的權利。而不論是何種族裔或社會位階,都可以因為透過耶穌基督,成為「上帝的兒子」,被上帝所受養。
  4. 當有人質疑:「同志是否可以領養?領養的會有真愛嗎?」時,「透過被上帝領養」的基督徒身份,難道不會也面臨相同的挑戰:上帝不愛基督徒嗎?
  5. 信仰群體,面對內部以及外部的張力與壓迫的「轄制」力量:教會仍對同志LGBTQ不友善?同志在社會中仍沒有平等的權利?
  6. 這段經文也可能對同志LGBTQ是「恐怖經文」,教會常用這段經文來指責同志的身份是一種順從肉體得狀態。
  7. 香港令人感到絕望,對人權的侵害,盼望在哪裡呢?
  8. 面對他人的受苦,我們到底可以有什麼反應或感受?「一同伸吟,一同忍受陣痛」。
  9. 德國,成為改革宗神學重要的地方,面對香港的議題,卻沉默不語,喪失了保羅在這段經文當中的提醒,也喪失在國際社會當中的角色。
  10. 「同志要持怎麼樣的盼望面對教會的改革?」台灣的第一間同志教會已經有20年的歷史,然而,最大宗派的長老教會卻一點改變也看不見。
  11. 台灣面對中國的威脅,有誰可能來制裁邪惡的勢力?
  12. 然而,也有一些微小的變動,或許可帶來一些亮光: 如,英國終於向受苦的香港的人民伸出援手,同志友善的教會成為一種模式,讓其他的反同教派知道可以發展的方向。
  13.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各種微小的力量,正在匯聚,時間一到,就會帶來改變。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認為,「轄制」的力量是如何形成的,在你的處境中又是如何展現的?
  2. 同志LGBTQ在面對信仰團體以及社會,有些些轄制的力量?
  3. 你有聽過哪些「微小改變的力量」的故事嗎?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聽你剪裁星空:傷痕與美好都構成了人生,同光教會20年》 (2016, Taiwan)

蜜‧密 Tell It to the Bees (2018) (movi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ll_It_to_the_Bees (wiki)

所有美善力量 (Von Guten Mächten wunderbar geborgen) (YouTube)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7月19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7月15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是愛讓收養成為跨越限製的力量 (羅馬書8:12-25)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黃瀞皓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8:1-11 / Romans 8:1-11

羅馬書 8:1-11 / Romans 8:1-11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可和「靈肉交戰」的主題持續討論。一下死,一下又要活?人到底要被切成幾個部份呢?
  2. 保羅可能面對著信仰群體「苦痛中的狀態」,以致於不斷強調一種超越肉體的聖靈分開,使讀者可以有超越的盼望。
  3. 羅馬「教會」的組成,是多樣的成員,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對猶太律法的理解與實踐都有不同。而保羅提供一個出路:在耶穌基督裡,曾會被定罪的,現在已不再被定罪了。讓信仰團體有「合一」的基礎。
  4. 保羅用「處境化」的信仰觀點來面對教會的困境。
  5. 保羅使用很猶太人的推論方式:使用必然死的肉身,但是,真的死了之後,卻又會帶來不同的發展,而非停止在死亡。
  6. 兩個敘事的對象: 單一個人 以及 信仰群體。如:律法在你們當中成為紛爭,群體如何可以往前跨越?一起領受聖靈居住在我們當中的生活?
  7. 同志LGBTQ以及邊緣化的族群,在一個信仰群體當中,就不斷地遭遇「他們不符合xxxx」的規範或期待,而帶來了紛爭以及傷害,「肉體造成的罪惡」大過於聖靈帶來的平安。地方教會可能大多選擇「避而不談」,即使反對,也不會大肆宣揚反對意見。在面對同志LGBTQ的議題時,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習,如何處理和面對。
  8. 地方教會只要能顯示一點善意,願意聆聽同志LGBTQ的生命與對話,就是讓聖靈可以空間運行及做工。敏銳的同志LGBTQ能感受到微小的改變,教會可以有機會認識「新的事物」,而展現教會是有機體,能不斷成長與變化。
  9. 同志LGBTQ與教會之間的衝突,其實與教會內部的衝突的處境方式,可能沒有什麼差別。如:面對多元族群的差異,需要尋找一個彼此都能夠生存下去的方式,讓不同的聲音可以都存在。
  10. 「彼此叫罵」的情況,就是會出現,每個人都有被聽見的需要。然而,「什麼讓我們成為一個團體」都是需要經歷與思考的過程,耶穌掌權的時間與空間裡,怎麼同行。
  11. 知道:彼此都在努力些什麼,即便立場不同,都盡力讓彼此都能共處。或許,仍然無法直接地進行討論。
  12. 追尋復活的基督與聖靈的力量,在團體裡面如何展現?會經歷緊張,也可能會有傷害,也對結果是難以預測。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ldL2ql
Apple, https://reurl.cc/7o2Ngl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面對信仰群體內部的緊張關係,如何能跨越限制?
  2. 你會如何與仍在摸索同志LGBTQ議題的基督徒以及團體互動?你的策略是如何?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Building a Bridge (by James Martin, HarperCollins: 2018)
《在橋上,與你相遇:基督徒和同志團體如何建立彼此尊重、同情、體貼的互動關係》 (2020,Taiwan)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7月12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7月8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搭橋與跨越侷限的聖靈工作 (羅馬書8:1-11)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黃瀞皓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出埃及記 19:2-8 / Exodus 19:2-8

出埃及記 19:2-8 / Exodus 19:2-8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一個更大敘事的開端:西乃山上,上帝引導人來認識上帝自己;接下來是十誡以及許多立約的鋪陳。
  2. 思考著:上帝的變化、以色列人的變化以及摩西的變化。處於後殖民的狀態下,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他們的認同又是如何?充滿不確定性。
  3. 摩西:希伯來的背景卻生長在埃及(成為王子),內容充滿著矛盾與衝突。他又要如何認識這位上帝?他又和希伯來社群之間又有多親近呢?
  4. 亞倫其實和希伯來社群比較熟悉,相較於摩西自幼就與社群分離。
  5. 十九章的經文,由許多不同的傳統編輯而成,極可能在以色列人擄或四處漂移時,在不同強權殖民底下,重新塑造身份認同,凝聚族群的共識,寫新的歷史。
  6. 小心:上帝只揀選特定的某個族群的概念,可能會排除了其他「非被揀選」的族群。而更可以用:在面對壓迫時不得以的手段,來看待這段經文,而避免賦予特定群體特權。
  7. 「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的母性上帝形象,讓以色列人也認識不同性別面向,而非一元(陽性)的建構。
  8. 遵守約,也代表著「成為上帝國子民」的條件?上帝也向埃及人說話,採用極端的手段,我們可以如何看待?
  9. 「約」,或許可以使用「協議」的概念,交戰的雙方簽定了約,可以邁向下一個階段。是「有給有得」的交換關係。
  10. 埃及是否以不公義的手段對待以色列人?面對結構性壓迫,受壓迫的人如何建構一個能聆聽苦情,並在當中帶來一股超越的力量?
  11. George Floyd 喪失生命,讓African American挺身而出,爭取結構性的改變;也有許多人要求把英國的黑奴商人銅像移除。
  12. 蔣中正與中國國民黨政府對台灣的殖民,以及白色恐怖統治與戒嚴,一直到今天,許多受難者的家屬都無法得到平反。「轉型正義」的工作仍在進行與努力,讓這些教訓得以被記住,真象可以大白。
  13. 這些獨裁者的銅像與文物,可以如何處理呢?為何還視殺人兇手偉人?
  14. 十誡的第二與三誡,立約的過程,一方面是要與過去的記憶與歷史,做一個切割的呈現。以色列人的「轉型正義」的過程,相當激烈。
  15. 出埃及的故事,背後可能是農民的抗暴運動,反抗埃及帝國的統治,在四處發起反抗運動,並希望成為一個群體,讓大家可以有一個共有的身份認同。
  16. 要否定過去嗎?如何面對現在與未來?然而,卻又可能成為多數族群的文化霸權?
  17. 台灣在重新形塑國家認同的過程,也充滿辛苦,也要避免霸權。
  18. 「走出埃及」針對同志LGBTQ 矯正/治組織,對同志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面對這些過去,同志基督徒如何面要展開的未來,並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19. 即使變成了碎片,也可以長出一個不同的東西。
  20. 上帝聽見一群人哀哭的聲音,並出現在他們面前,帶領他們經歷被解放,讓他們體認到上帝一直在帶領著,保護著他們。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Q3pgr0
Apple, https://reurl.cc/Md7gpn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身份認同的建立過程並不容易,你的基督徒身份是如何形塑的呢?
  2. 耶和華上帝可以成為許多人的上帝,還是只有特定族群才是被揀選的?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台灣「戒嚴時期」解密檔案引發轉型正義之爭 (BBC)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8498593

The Downfall of the Ex-Gay Movement (Atlantic, 2015)
https://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15/10/the-man-who-dismantled-the-ex-gay-ministry/408970/

Artist replaces slave trader statue with one of a Black Lives Matter protester (CNN, 2020)
https://www.cnn.com/style/article/edward-colston-marc-quinn/index.html

Christopher Columbus statue taken down hours after Lightfoot ordered its removal (Chicago Sun Times, 2020)
https://chicago.suntimes.com/news/2020/7/23/21336740/lightfoot-removal-statue-christopher-columbus-grant-park

Christopher Columbus statue removed in Chicago following protests (The Guardian, 2020)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0/jul/24/christopher-columbus-statue-removed-chicago-following-protests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6月14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6月10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在苦難裡上帝帶領著我們建立身份的認同 (出埃及記 19:2-8)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路加福音 11:1-13 / Luke 11:1-13

路加福音 11:1-13 / Luke 11:1-13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善待客旅」的概念(與創世記相似),祈求上帝就會回應嗎?耶穌或許是從這觀點出發。
2. 持續祈求,上帝就會開門:是一種彼此互動互惠的關係。
3. 「父啊」的祈禱文,可能不見得能帶來親密形象,而帶來困擾。
4. 「媽媽」的角色與功能,不見得只能在一個陽性的上帝形象當中來展現:難道不能向母性上帝來祈禱嗎?
5. 路加 與 馬太 的經文並不完全一致:「父啊」 vs 「我們在天上的父」表現不同的遠近關係
6. 祈禱文啟示我們:我們是人,要把生活的一切帶來上帝面前。同志LGBTQ會把什麼帶來禱告當中,有沒有可能是 遠離性別的霸凌?能有友善對待的團契生活?
7. 不更柔性,不僅只有父權的形象,經文也展現了水平面:彼此協助。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也有聽過「祈求就能得到」的說法嗎?
  2. 不同版本的相似經文 (馬太 與 路加),你也覺得傳達不同的價值嗎?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19年7月28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19年7月2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祈求性別公義的世界 (路加福音11:1-13)
祈求性別公義的世界 (路加福音11:1-13)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