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使徒行傳 10:34-43 / Acts 10:34-43

使徒行傳 10:34-43 / Acts 10:34-43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非我族類」相互看輕的狀態,在這段經文似乎會帶來不同的觀點:我們需要不斷地跨越邊界。
  2. v37-38 耶穌醫好凡被魔鬼壓制的人,是指耶穌會移走任何的壓迫與偏見,而我們才能繼續一同往前走。
  3. 對於文化差異,猶太人面對在申命記裡面的律法限制,而彼得在這裡透過上帝的異象與聖靈的帶領,而有勇氣走入外邦人的家裡。
  4. 基督的拯救是超越文化的,是超越人所能想像的。
  5. 同志的生命也常被視為「在得救之外」來對待;然而,透過對話以及不斷修正神學觀點,「上帝是不偏待人的」,是超越人的限制的。
  6. 超越本身是不舒服的過程,內心也充滿了掙扎。彼得的經歷與保羅的處境也相當有共鳴,保羅甚至還需要向羅馬的教會報告在外邦人當中傳福音的過程。
  7. 我們會如何見證這位拯救者?如何被信仰的群體或是個人,不斷地見證。
  8. 我們對彼此的異化,不論是性傾向或政治的立場差異,分別彼此的高低,卻是與聖靈的工作相抗擋。
  9. 教會也曾認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是平坦的,或是把範圍之外的人,稱他們是「外邦人」或「未開化的人」,都是恐懼和無知所造成的異化與區隔。
  10. 聖靈幫助我們,從張力和無知當中,進行生命旅程的跨越。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所處的信仰團體,有什麼部份需要聖靈的帶領跨越限制呢?
  2. 你有沒有經歷過像是彼得的「跨越」旅程?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1月12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1月9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聖靈帶領我們跨越限制,擁抱差異。 (使徒行傳 10:34-43)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8:12-25 / Romans 8:12-25

羅馬書 8:12-25 / Romans 8:12-25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保羅的聽眾是不是一直處在於「受苦的狀態」,而保羅希望提供給他們一個可以超脫的方向與得救的盼望?
  2. 羅馬教會的處境,尤其是v18-25所指的「轄制」極可能就是指羅馬帝國的「羅馬和平」(Pax Romana)高壓統治。
  3. 而v12-17是在當時常被使用的概念:繼承/領養帶來的名號與身份,可以享有相等的權利。而不論是何種族裔或社會位階,都可以因為透過耶穌基督,成為「上帝的兒子」,被上帝所受養。
  4. 當有人質疑:「同志是否可以領養?領養的會有真愛嗎?」時,「透過被上帝領養」的基督徒身份,難道不會也面臨相同的挑戰:上帝不愛基督徒嗎?
  5. 信仰群體,面對內部以及外部的張力與壓迫的「轄制」力量:教會仍對同志LGBTQ不友善?同志在社會中仍沒有平等的權利?
  6. 這段經文也可能對同志LGBTQ是「恐怖經文」,教會常用這段經文來指責同志的身份是一種順從肉體得狀態。
  7. 香港令人感到絕望,對人權的侵害,盼望在哪裡呢?
  8. 面對他人的受苦,我們到底可以有什麼反應或感受?「一同伸吟,一同忍受陣痛」。
  9. 德國,成為改革宗神學重要的地方,面對香港的議題,卻沉默不語,喪失了保羅在這段經文當中的提醒,也喪失在國際社會當中的角色。
  10. 「同志要持怎麼樣的盼望面對教會的改革?」台灣的第一間同志教會已經有20年的歷史,然而,最大宗派的長老教會卻一點改變也看不見。
  11. 台灣面對中國的威脅,有誰可能來制裁邪惡的勢力?
  12. 然而,也有一些微小的變動,或許可帶來一些亮光: 如,英國終於向受苦的香港的人民伸出援手,同志友善的教會成為一種模式,讓其他的反同教派知道可以發展的方向。
  13.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各種微小的力量,正在匯聚,時間一到,就會帶來改變。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認為,「轄制」的力量是如何形成的,在你的處境中又是如何展現的?
  2. 同志LGBTQ在面對信仰團體以及社會,有些些轄制的力量?
  3. 你有聽過哪些「微小改變的力量」的故事嗎?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聽你剪裁星空:傷痕與美好都構成了人生,同光教會20年》 (2016, Taiwan)

蜜‧密 Tell It to the Bees (2018) (movi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ll_It_to_the_Bees (wiki)

所有美善力量 (Von Guten Mächten wunderbar geborgen) (YouTube)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7月19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7月15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是愛讓收養成為跨越限製的力量 (羅馬書8:12-25)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黃瀞皓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馬太福音 13:24-30, 36-43 / Matthew 13:24-30, 36-43

馬太福音 13:24-30, 36-43 / Matthew 13:24-30, 36-43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耶穌在傳講時的背景與意思,以及我們現在的處境裡的意思,兩者是不同的:耶穌當時仍是存活著,許多人認為他來是要恢復以色列國;初代的教會認為耶穌很快就會回來。
  2. 若信仰團體,把任何人排除在外,那會讓團體分裂而無法存活。
  3. 然而,基督徒已經等候了兩千年了,耶穌仍然沒有回來。教會裡有同志,有性工作者,有種種讓我不開心的人,有許多不對的事情,我們可以怎麼回應又不把人排除在外呢?
  4. 文可風傳道的信仰經歷:耶穌仍然揀選了我,對我有計畫,我們仍要用盡不同的方式,跟隨主耶穌,找到合適的教會與團體。並且成立了「哪噠香膏教會」(香港)的過程。
  5. 有自己的動能 vs 被迫要離開 之間的差異。
  6. 神學家也認為,這經文是「審判」的信息,而只有上帝可以做這件事情,人不能插手;另一方面,並不是在說要質性上的統一,或是人數(數量)上的成長,而是要讓他們可以並存。
  7. 即便是 同志教會 也可能在有意無意之間,在質性上更一致性,而成為排除他人的結構。
  8. 讓信仰群體保持多樣性,是需要付上代價,不斷向極限敞開。
  9. 同志LGBTQ基督徒,「我沒有被歡迎」的感受,有經歷暴力的方式,也有一種沒有暴力或言語的排除力的方式:教會即便是對同志開放,仍沒有任何同志或年輕人存在。
  10. 終末審判的信息:對反同的教會-刻意拔除,也對同志的教會-讓草自然乾死,訴說。
  11. 在酷兒身上,我們特別「排他」;仍然有許多Gay對於Lesbian感到害怕,也對Transgender充滿困惑。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是否也有經歷過「被拔除」的體驗呢?是什麼樣的處境呢?
  2. 我們如何向邊界持續開放?可能會遇見哪方面的挑戰?
  3. 酷兒就代表包容接納了嗎?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哪噠香膏教會」alabaster box of ointment Church – ABOC
http://www.aboc.hk/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7月19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7月17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酷兒是多樣性共存的精神與體現 (馬太福音 13:24-30, 36-43)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8:1-15 / Genesis 18:1-15

創世記 18:1-15 / Genesis 18:1-15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撒拉為什麼要笑呢?若從他的一生的過程來看,該是有很多的遺憾與傷痛:入埃及被推給法老,推夏甲給亞伯蘭,又把夏甲推走,不斷聽見一種預言,而且已經很老了。敘事者的觀點也提供了客觀的理解。
  2. 亞伯蘭是不是沒有告訴撒拉上帝的應許?這段經文也突顯了多種來源被編輯在一起。
  3. Gerhard von Rod 認為這段經文與希臘神話 Hyria (Boeotia)的陳述很像,主題都是:三位訪客以及主人友待之後,得到生子的應許。這段經文對於在亡國四處漂流時的以色列人,有何種意義呢?
  4. 「笑」心理對於無奈的處境的反應?「筊杯」也有「笑杯」是神明認為所詢問的是太傻了嗎?
  5. 我們是不是對撒拉有先入為主的觀點:這樣的笑是對上帝的不敬?若對比十七章,亞伯拉罕也笑了,可是卻比較不會對亞伯拉罕的「笑」有負面的觀點?
  6. 我們是否有先入為主的性別刻版印象,將女性視為麻煩的源頭?
  7. 有沒有可能是一種「反抗式的笑,抵抗將女性視為生產工具」,撒拉有意識的舉動。
  8. 「不,你的確笑了。」(v15),也可視為是「肯定」,代表上帝的使者也明白撒拉(人)的有限性。我們可以真誠地面對上帝,而不需要否定我們的情緒反應。
  9. 同志LGBTQ基督徒的處境,也曾「因為無法生育而不符合締結婚姻的條件」,現在透過醫學的進步, 讓過去無法生育的伴侶,現在已經可以突破困境了。
  10. 「三個人」都是上帝嗎?若基督徒認為是「Trinity」(三位一體)就會遇見經文的內部困難:耶華和之外的另外兩個人是什麼?耶穌提早道成肉身出現了嗎?近代的神學詮釋已避免用這樣的方式閱讀。
  11. 「我主」也可能是指稱「賓客」,除了自我表白的「耶和華」之外,另兩位並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友待客旅」也成為一個傳統價值,在不經意中就接待了天使。
  12. 教會如何對待「不是自己人」的賓客呢? 可能是遊民,是同志,或是其他的邊緣人?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先入為主的性別刻版印象,將女性或邊緣團體視為麻煩的源頭?
  2. 信仰團體如何能聆聽不同的聲音,如:遊民與同志LGBTQ的處境呢?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Hyria (Boeot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ria_(Boeotia)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亞伯拉罕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7月16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竊笑成為一種對父權的抵抗 (創世記18:1-15)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7 / Genesis 17

創世記 17 / Genesis 17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立約的部份使人困擾:一定要割禮嗎?先前的章節不是已經立約了嗎?
  2. 創世記內容反覆出現,變形,是許多不同的來源被編輯在一起的痕跡。「上帝」的名號也不同,慣用的動詞也都不一樣。
  3. 是迦南的上帝幫亞伯蘭改名,和他立約的是另一個,帶領他出吾耳的又是另一位…我的腦袋都打結了。
  4. 把這段經文當成是「傳說/傳奇」來看待,對特定群體裡,不同的文化符碼帶來不同的意涵。
  5. 諸如「韓國瑜」成為一種文化符碼,確實會引起人的注意,也會讓特定的族群帶來新的力量;如同猶太人所面對的生存挑戰,需要使用「全能上帝」來形塑堅強的身份認同。
  6. 傳奇一方面也處境族群間的紛爭。
  7. 然而,以實馬利 以及 尚未出生的 以撒,都相同受到上帝的祝福。為什麼未來卻成為宗教/族群之間的衝突呢?
  8. Aqhat (阿卡特) 敘事裡,「生子」的內容與創世記17有高度類似性:神聖力量,介入家庭的紛爭,以一個更高的權力者做權衡者,並修改敘事與符碼,讓不同的社群能累積身份的內涵。
  9. 在創世記裡,上帝介入亞伯拉罕的敘事,進行改寫:不,以實馬利不是你的繼承者。
  10. 同志LGBTQ 基督徒也常被視為 「以實馬利」被認為不是「真的」能有基督徒的身份,成為信仰群體的成員,或是不讓同志洗禮。
  11. 不同的章節的立約形式,似乎都只有指向:男性才能與上帝立約? 連買來的男人也算。這對性別公義的面向來思考,會有許多的困難。
  12. 這裡的「立約」,並非平等的立約,而是一種命令與責任。
  13. 教會內有許多「立約」的儀式,某次的開會記錄,也是立約的形式。我們是如何面對上帝的?又是怎麼樣子的上帝呢?
  14. 同志LGBTQ 與教會、與上帝立約的過程,在「立約」之後發現了這些同志們,信仰團體會如何看待這份共同的立約呢?是仍願意彼此協助一起來認識上帝?還是單方面的壓迫要人離開呢?
  15. 「立約」在共同的記憶或狀態變動之後,是個人有自由選擇離開?亦或是被逼迫地走人呢?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同志LGBTQ 與教會/信仰團體的「立約」形式,如何實踐以及張力會有什麼呢?
  2. 你的團體裡,文化符碼又是如何運用的呢?
  3. 從性別公義的角度,你會如何看待上帝只與男性立約的形式?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Tale of Aqhat (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le_of_Aqhat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亞伯拉罕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7月9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與信仰群體立約與共同生存的責任 (創世記 17)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路加福音 13:10-17 / Luke 13:10-17

路加福音 13:10-17 / Luke 13:10-17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故事中的女人,並沒有主動尋求醫治,其他人也沒有協助他,而是耶穌主動看見了他。
  2. 古倫神父認為,耶穌是與這婦女以同樣的高度進行對話,直接地釋放了這婦女,並且有身體上的互動,讓他可以在身體和心靈上都得到自由。
  3. 耶穌與婦女分享他的能力,另一方面,透過觸摸也讓婦女內部的力量可以湧現出來。
  4. 管會堂的人生氣了,耶穌也是在挑戰他以及當時的眾人。
  5. 有明確的「時間」以及「空間」的陳述:會堂主管以及耶穌分別以 創世記 (秩序) 以及 出埃及記 (解放) 的觀點面對安息日。
  6. 「會堂」,是聚集,一同敬拜上帝的機會,難道不是應該在眾人聚集時,述說上帝的做為嗎?
  7. 教會的管理階層,是不是也有陷入「秩序至上」原則的困難?「釋放」似乎比「秩序」更為重要。
  8. 「安息日不能做工」的定義與理解是什麼呢?會堂裡的人都有遵守律法而只用單手解開牲口嗎?還是,每個人都有意識地違反了規範呢?
  9. 耶穌用「雙手」醫治,和眾人用雙手解開牲口一樣。
  10. 同志LGBTQ 基督徒們,也面對「被壓抑」的生活,終生無法出櫃,也無法結交同性伴侶。這樣的生命歷程,是否也像是這位婦女所受的捆綁呢?而是周遭的人卻不覺得重要?
  11. 婦人「張揚了」自己的生命得到釋放,引來會堂主管的怒氣。就像是同志LGBTQ,在公眾與聚會場合裡,訴說自己故事時,遭受眾人的怒氣回應。
  12. 上帝用十災告訴埃及的法老王,上帝的子民要得到釋放。今天,上帝也可能會用這樣的方式,要求教會釋放同志LGBTQ的重擔。
  13. 上帝國就如同一個微小的事件開始,未來的發展會無法限量。有愛與醫治的地方,就是上帝國臨到的地方,也是耶穌會拜訪的地方。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在現代的社會,誰是這個無法直起腰來的婦女?
  2. 同志基督徒們若要直起腰來,需要打破哪些禁忌?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耶穌,你的心靈醫師:比喻與醫治故事的內在醫治力》 (古倫神父。2013, Taiwan) (https://www.sn-publishing.tw/product_1164945.html)

Jesus als Therapeut : die heilende Kraft der Gleichnisse (by Anselm Grun)

Us versus Us: The Untold Story of Religion and the LGBT Community (Andrew Marin,2016)
https://www.amazon.com/Us-versus-Untold-Religion-Community-ebook/dp/B0198UC0BE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7月12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7月8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同志LGBTQ基督徒們,直起腰來! (路加福音13:10-17)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8:1-11 / Romans 8:1-11

羅馬書 8:1-11 / Romans 8:1-11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可和「靈肉交戰」的主題持續討論。一下死,一下又要活?人到底要被切成幾個部份呢?
  2. 保羅可能面對著信仰群體「苦痛中的狀態」,以致於不斷強調一種超越肉體的聖靈分開,使讀者可以有超越的盼望。
  3. 羅馬「教會」的組成,是多樣的成員,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對猶太律法的理解與實踐都有不同。而保羅提供一個出路:在耶穌基督裡,曾會被定罪的,現在已不再被定罪了。讓信仰團體有「合一」的基礎。
  4. 保羅用「處境化」的信仰觀點來面對教會的困境。
  5. 保羅使用很猶太人的推論方式:使用必然死的肉身,但是,真的死了之後,卻又會帶來不同的發展,而非停止在死亡。
  6. 兩個敘事的對象: 單一個人 以及 信仰群體。如:律法在你們當中成為紛爭,群體如何可以往前跨越?一起領受聖靈居住在我們當中的生活?
  7. 同志LGBTQ以及邊緣化的族群,在一個信仰群體當中,就不斷地遭遇「他們不符合xxxx」的規範或期待,而帶來了紛爭以及傷害,「肉體造成的罪惡」大過於聖靈帶來的平安。地方教會可能大多選擇「避而不談」,即使反對,也不會大肆宣揚反對意見。在面對同志LGBTQ的議題時,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習,如何處理和面對。
  8. 地方教會只要能顯示一點善意,願意聆聽同志LGBTQ的生命與對話,就是讓聖靈可以空間運行及做工。敏銳的同志LGBTQ能感受到微小的改變,教會可以有機會認識「新的事物」,而展現教會是有機體,能不斷成長與變化。
  9. 同志LGBTQ與教會之間的衝突,其實與教會內部的衝突的處境方式,可能沒有什麼差別。如:面對多元族群的差異,需要尋找一個彼此都能夠生存下去的方式,讓不同的聲音可以都存在。
  10. 「彼此叫罵」的情況,就是會出現,每個人都有被聽見的需要。然而,「什麼讓我們成為一個團體」都是需要經歷與思考的過程,耶穌掌權的時間與空間裡,怎麼同行。
  11. 知道:彼此都在努力些什麼,即便立場不同,都盡力讓彼此都能共處。或許,仍然無法直接地進行討論。
  12. 追尋復活的基督與聖靈的力量,在團體裡面如何展現?會經歷緊張,也可能會有傷害,也對結果是難以預測。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ldL2ql
Apple, https://reurl.cc/7o2Ngl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面對信仰群體內部的緊張關係,如何能跨越限制?
  2. 你會如何與仍在摸索同志LGBTQ議題的基督徒以及團體互動?你的策略是如何?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Building a Bridge (by James Martin, HarperCollins: 2018)
《在橋上,與你相遇:基督徒和同志團體如何建立彼此尊重、同情、體貼的互動關係》 (2020,Taiwan)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7月12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7月8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搭橋與跨越侷限的聖靈工作 (羅馬書8:1-11)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黃瀞皓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2:10-13:18 / Genesis 12:10-13:18

創世記 12:10-13:18 / Genesis 12:10-13:18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十二章「信心之父」的亞伯蘭,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求生存,使用欺騙的手段。這個和在主日學認識的很不同。
  2. 「因為信心所以得到很多恩典、財務與應許」?仰賴上帝的帶領,怎麼會用欺騙的手段?「信心」並不是道德上的論述,而是在面對困境時,在行為上有很多令人驚訝的回應。
  3. 令人困擾的除了撒萊的年齡之外,法老似乎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但是卻受到耶華和降大災擊打?公義的標準?語意上似乎也暗示法老知道是亞伯蘭的上帝在擊打他?
  4. 亞伯蘭似乎也沒有相信上帝的應許,而上帝卻站在亞伯蘭那邊。
  5. 女人成為財物,受男人支配:是「仙人跳」聯手詐欺。這是上帝保護亞伯蘭嗎?
  6. 「我們是基督徒,上帝會和我們站在一起」的印象,極容易造成他人的傷害。
  7. 亞伯蘭有真的信上帝嗎? 人的行動背後,如何詮釋:這是出自於信任上帝的行動?信賴上帝會介入收尾?
  8. 羅得似乎沒有用詐欺的方式,也能取得許多的財物,相較於亞伯蘭的行為,是否也是一個仰賴上帝生活的人?我們是否有先入為主的觀點,認為羅得有不同的形象?
  9. 與不同於亞伯拉罕敘事中心的宗教,我們能否用不同的觀點理解?
  10. 追求更多更肥美的土地,都埋下衝突的來源。
  11. 典範的轉移:由遊牧到定居的城市生活 (羅得),而上帝重覆地提醒亞伯蘭,並堅定亞伯蘭追尋特定生活方式。
  12. 難道所多瑪註定是要被毀滅的罪惡之城?城邦與帝國的壓迫力量到底是什麼?是面對帝國(種族,階級,性別還是宗教?)還是個人的生存?
  13. 在花蓮 (台灣) 的處境,有更多的力量 (財團與政府) 以集中的資源力量,像是帝國一般,要在這裡進行擴張?而在地人,是否只要分一點利益而選擇用欺騙的手段?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Y6lb2o
Apple, https://reurl.cc/r8l2mb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在面對帝國的壓迫,人的選擇如何提供信仰的詮釋?
  2. 女人成為男人的財產,被支配,這樣的觀點迄今是否仍能適用?
  3. 上帝的祝福是否在羅得 (一個被漸漸成為局外人的敘事) 身上一樣豐盛?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4月19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4月16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桃色詐欺與帝國的壓迫 (創世記 12:10-13:18)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6: 1b-11 / Romans 6: 1b-11

羅馬書 6: 1b-11 / Romans 6: 1b-11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v4-5 都在說明,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概念;「Faggot」的基督受難圖,讓同志有更深刻的感受:如何思考同志正在社會中受苦?才能一起經歷同死同復活。
  2. 「罪」有許多不同的層面可以思考。
  3. 這段經文,可能是「恐怖經文」:基督徒怎麼可再犯罪?「罪」的定義是被建構的,如:同志豈可又信基督又領受恩典?
  4. 「罪」,回到羅馬書第一章 (1:18 「行不義壓制真理的人」),指的是社會與結構上的不公義,使人無法有尊嚴地活下去,包括性別、性傾向,社會階級、族群的壓迫,成為罪的來源。
  5. 這些壓迫都要在基督裡,得到解放;包括奴隸主壓迫奴隸違反其意願提供性服務,保羅指出羅馬教會裡的狀態。
  6. 保羅鼓勵「大家一起去死(經歷受苦)」,而不能把責任推給耶穌。
  7. 保羅將「洗禮」→「死亡」是一種比較新的信仰詮釋,這樣一點都不「幸福」啊!
  8. 信仰群體的責任,並不是停留在個人的得救,而是要一同面對團體受苦的來源,以及對社會結構上的「得救」與壓迫的解放。
  9. 「耶穌成為神主牌」,成為被引用或合理化當前壓迫的詮釋。
  10. 希伯來書13:12-14,亦提到耶穌受苦,一種肉身的疼痛,而非僅只有思想上或精神上的層面,是入世並進入人群的。
  11. 上帝有大能力,讓人與群體從受苦中,從死裡復活過來,並要持續見證:我們如何面對壓迫,並且如何將這些壓迫移除。
  12. 期待我們的信仰團體,也能一同見證,如何移除對性別/性傾向與同志LGBTQ所造成的壓迫,並使人得以享受復活的生命。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這段經文如何變成「恐怖經文」的?
  2. 信仰群體面對內部的壓迫與不公義,會有哪些挑戰?
  3. 基督徒如何在我們活著的這個世界與基督一同死,忍受在祂身上的壓迫與苦痛,並且一同復活?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The Crucifixion of the Christ” by Becki Jayne Harrelson

Queer Christ Arises to Liberate and Heal (Huffpost, 2012)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queer-christ-arises-to-li_b_1374286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6月21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6月17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被釘的酷兒基督 (羅馬書 6:1b-11)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路加福音 10:25-37 / Luke 10:25-27

路加福音 10:25-37 / Luke 10:25-27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誰是我的鄰舍」會是關注的切入點之一,耶穌想要打開律法師對鄰舍的界線。
  2. 受害者的角色是被撒瑪利亞人所協助,耶穌似乎也想要反問律法師:你會接受撒瑪利亞人(一個有張力與敵對)的幫助嗎?
  3. 憐憫心,是以行為來評判,有沒有將心中的感受,轉化成具體的行動,而非只有在嘴上說說而已。
  4. 比喻中的角色,可能是傳道人或是教會的長執同工,他們繞過了有需要的人。
  5. 意識型態上的張力與彼此的仇視,是否能因看見需要,而被跨越呢?
  6. 你能接受敵人的幫助嗎?
  7. 同志族群,能否出手協助落難的反同勢力的傳道人?而一個反同的傳道人,若要協助一位同志,我們又會如何回應?
  8. 「幫助」也需要再評估:若是要進行矯正性傾向,就不是「幫助」,而是對同志的生命加深了傷害!
  9. 這條「下耶利哥的路徑」,是不是許多人看了很久,實在是忍無可忍了,需要站出來說些什麼?
  10. 但是,面對自己的同胞與同類,連側隱之心都動不了,那問題會更嚴重。
  11. 這段經文耶穌與律法師都引用了利未記與申命記當中的律法,而耶穌努力地將律法放在處境中,帶來新的詮釋與應用。
  12. 面對同志LGBTQ以及不同族群(如女性)不友善的經文,我們都有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應用,又要對處境說什麼話。
  13. 我們如何再詮釋經文中的行為,是我們今日基督徒的責任。「看見了被打趴的同志,」你的反應是什麼?你又會有什麼具體的行動呢?
  14. 願意伸出手來協助同志的人,可能就是這些像是撒瑪利亞人一樣,是被主流所歧視看不起的人。
  15. 「在媽祖的愛裡,不分異同」是對講愛的基督宗教,極大的諷剌與打擊。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在生活上,誰會是你的鄰舍?同志的鄰舍又是誰呢?
  2. 如何用「憐憫的心」彼此對待,困難又是什麼?
  3. 耶穌面對希伯來經文,放在處境之中,提供了新的眼光?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媽祖的愛裡不分異同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equalloveofmazu/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路加福音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6月9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耶穌的愛裡也要不分異同! (路加福音10:25-37)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