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21:1-21 / Genesis 21:1-21 (多元差異的併存)

創世記 21:1-21 / Genesis 21:1-21 (多元差異的併存)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撒拉有很複雜的憂慮和考量。
  2. 敘事的框架:男人做錯事就把責任推給女人。
  3. 「笑」的主題延續了幾個章節,其意涵與敘事的目地:兩個女人們之間的張力。
  4. 若放在猶太民族在漂移的過程中,看見新的希望,是否能為仍在尋求方向的群體,帶來一些力量與傳承。不同的黨派、家族立場的人,是否常因對方有「好的發展」有很不同,彼此競爭的評價?
  5. 以實馬利 在敘事中像是一個無助的「孩子」,然而,按時間計算已經是17歲的「成年人」與青年。神學家提醒我們:不同的傳統會有不同的眼光,而我們會有彼此衝突的理解。
  6. 同志LGBTQ基督徒與支持者們,似乎像是 以實馬利/夏甲 的處境: 同志LGBTQ (以實馬利) 被靈性的虐待,連同其支持者 (夏甲) 都被教會趕走,不知道何去何從。
  7. 多元差異的傳統,被編輯在一起,傳達著強烈的編輯意識:如何讓差異可以被群體都收納進來,並形成不同與超越的集體意識?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gmzr9p
Apple, https://reurl.cc/Mdk9zp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我們是否能從彼此競爭的敘事當中,學習超越的啟示?特別是「為服務父權」的潛議題。
  2. 我們可以因為理解彼此是辛苦的,即使不能在一起,能否好好地道別呢?
  3. 同志LGBTQ的生命裡,反映的是怎麼樣的上帝形像呢?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亞伯拉罕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8月20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以賽亞書 56:1-8 / Isaiah 56:1-8

以賽亞書 56:1-8 / Isaiah 56:1-8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v3太監(Eunuchs),利未記21:16-23記載,身體有殘缺的人不能在聖殿服事成為神職人員,而「枯樹」暗指著無法有生育能力。
  2. 以賽亞書要處境的是:誰是以色列人呢?「外邦人」是被分別到「旁邊去了」,原本和得救無關。然而,耶和華在此卻說:這些人要成為我殿中有名的,永遠不能剪除。
  3. 同志LGBTQ常被與「殘疾」連結在一起,常被認為不夠格服事上帝。為什麼會從殘疾的觀點來看待同志LGBTQ基督徒:生理與靈性的殘疾? 為什麼只專注重利未記,而選擇性的遺忘以賽亞書呢?
  4. 第三以賽亞,在波斯帝國下得以回歸,所要面對的是「以色列身份認同的建構」,在與外邦人混居許久有下一代,以及被迫要去勢的猶太人(也曾是在皇家服務的人),如何重構一個群體?
  5. 外邦人的獻物也蒙上帝悅納。那麼,為什麼未受洗的人不才領聖餐呢?難道聖餐不是開放給每一個人的嗎?PCUSA 也讓兒童領受聖餐,無關乎有沒有洗禮。「禁聖餐」,是把聖餐,上帝的恩典視為懲罰工具嗎?
  6. 以賽亞書卻提供不同的觀點:過去成為分別的,現在都能合一在事奉上帝裡;以斯拉與尼希米卻相當反對通婚和混雜的身份認同。
  7. 雜柔(hybridity)的身份認同,我們可以怎麼看待?從追尋傳統文化對抗外來殖民的痕跡。在台灣如此,在香港與許多國家地區也是。
  8. 耶和華的公義,是拯救的信息。在被擄回歸之後,面對「關係性的修復式正義」的議題,外邦人與太監在眾人前作見證,將他們過去的經歷陳明出來,過去的傷害與不公平,現在都要被修正,被平等地對待,來面對未來的挑戰。在殖民過程中所受的害傷,是必需被處境與正視的。
  9. 台灣所面對外來殖民的影響很多,不僅只是單一族群的議題。年輕人世代的身份認同是相當混雜的人,所面對的「復興傳統文化」的衝突更多。「母語」其實是「華許」,而難以用語言來建立身份認同混亂的議題。台灣仍在這個過程當中。
  10. v5 「有紀念碑,有名號」被刻在「大屠殺」(The Holocaust)紀念館的內外,讓他們所受的苦都被上帝被人記著了。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是什麼經文和教義,使人不斷進行分別的動作,將人推離上帝呢?
  2. 同志LGBTQ基督徒會遇見怎麼樣「被分離」的對待和論述呢?
  3. 以賽亞的「修復式正義」可以怎麼應用在同志LGBTQ基督徒的處境上?
  4. 面對雜柔(hybridity)的身份認同,我們面對的挑戰會有哪些?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8月16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8月1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21:1-21 / Genesis 21:1-21

創世記 21:1-21 / Genesis 21:1-21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v1-8,是以撒的出生,v9-21,是以實馬利與夏甲的離開。
  2. 撒拉「笑」成為一種主題: 在這裡是「滿足」,相較於先前的「不相信」或是「抵抗」之意。
  3. 撒拉的不安全感:以實馬利威脅著以撒在家裡的位罝。夏甲受到撒拉(女主人)的支配,為她生孩子,現在卻又感到威脅。「兩個女人的相爭」,滿足了父權敘事的需要。「撒拉說的你(亞伯拉罕)都要聽從」,也像是亞當聽從夏娃吃了分別善惡的果子一樣,「聽從女人」,似乎可以成為男人缷責的理由與敘事的手法。
  4. 夏甲為何需要保護16歲的以實馬利呢?十七章,以實馬利13歲受割禮,14歲時,以撒出生,以撒斷奶大約是三歲,此時以實馬利已經十七歲了,是已成年的青年人(young adult)。有時間序的斷裂,從「上帝」的稱呼上也呈現是不同的傳統。上帝的應許,也前後不相同,將以實馬利排除在亞伯拉罕敘事中心之外,會視為非主流非文明重點。這也影響了新約,尤其是保羅「從應許所生」與否的對立與斷裂。
  5. 在基督宗教帝國向外擴張時,也往往用「基督宗教」分區隔是否文明?是否是「人」?或「他們有一些上帝會喜歡的元素,但是他們不是真正的相信上帝」?
  6. 教會今天也會用這方式面對緣者,包括面對同志LGBTQ,不認為是「真正地相信上帝,承受上帝的產業。」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EzK5dR
Apple, https://reurl.cc/R1d35g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會怎麼看待這段經文呢:一個家庭的分裂,以及男/女主人對於被剝屑者的責任?
  2. 同志LGBTQ基督徒們,會怎麼投射自己在這段敘事當中呢? 是被趕出家門的夏甲與以實馬利嗎?
  3. 教會可以怎麼回應已被邊緣化的族群?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亞伯拉罕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8月13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路加福音 15:11-32 / Luke 15:11-32

路加福音 15:11-32 / Luke 15:11-32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如果我是大兒子,我會不會很生氣?」是被常問的問是。我們也可以思考:那為什麼,大兒子要這麼生氣?他怎麼知道小子把錢花在性工作者身上?這個父親,就像是上帝(天父)一樣嗎?
  2. 這段經文是否成為工具,也奴役基督徒在教會的服事和努力?將對會眾不合理的對待合理化?「甘願成為雇工,奴隸」?
  3. 「浪子」的名稱,是否限制我們對於經文的想像與解讀呢?而三個的比喻(失羊,失錢,浪子)的編排,是否也導引我們思考這一整段敘事的觀點?100vs1,10vs1,2vs1的漸次推移?
  4. 「小兒子」為什麼要離家呢?可是,在敘事裡,他的所有行為似乎都沒有符合某種道德框架?他們的家庭有公義嗎?
  5. 有哪些人被迫離開家?又被迫要回到家裡來?想要有自主性,要自立更生是不被期待的嗎?
  6. 許多同志LGBTQ基督徒也被迫要離開教會,到外面尋找出路;有一天同志回來,教會能宰小牛張開雙手歡迎嗎?教會會改變嗎?
  7. 大兒子需要改變嗎?然而,他一直沒有被平等地對待,若要求他改變,是否合理化了這個不公義的家庭環境呢?
  8. 對於宗教領袖的義意是什麼: 我遵守所受的倫理教導 (如同大兒子) 與一個更能開闊面對眾人的上帝,我難道不生氣嗎?然而,這裡面是二元對立的框架;稅吏(罪人)的論述框架也需要被進一步地解構。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odDE2M
Apple, https://reurl.cc/Md7KpL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教會是怎麼面對常期委身服事的人呢?他們是否有被合理對地待?
  2. 被迫離家(教會)的同志LGBTQ基督徒們,會期待一個怎麼樣的「父親」形象呢?
  3. 你對「大兒子」、「小兒子」以及「父親」的觀點是什麼?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浪子回頭:一個歸家的故事》 (盧雲)
The Return of the Predigal Son: A Story of Homecoming (Henri J. M. Nouwen)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內容是路加福音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8月11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路加福音 12:49-56 / Luke 12:49-56

路加福音 12:49-56 / Luke 12:49-56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紛爭」,是人民和政府,不同地區人民之間,自由民主與極權壓迫之間,不同教會與教派的立場之間,各說各話的紛爭,讓人難以區別「正確與否」。
  2. LGBTQ 在教會裡帶來的紛爭,到目前都沒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也擴及到社會、法律與教育的層面。我們對於聖經的理解,只能有一個嗎?單一的理解能代表絕對的真理嗎?
  3. 在面對走向多元的時代,我們似乎面對的是沒有僅一個可以追隨的方向,但是卻讓我們看見多樣的世界。多元的存在,不是去消滅不同的聲音,而是展現各種面貌。
  4. 對於亞伯拉罕的宗教,獻以撒 (猶太與基督教) 與 獻以實瑪利 (伊斯蘭教) 給上帝,是擴展我們對於人與上帝之間關係的認識。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VXabZA
Apple, https://reurl.cc/WL4K6y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面對時代的徵兆,教會可以怎麼面對不斷變化走向多元的世界呢?
  2. 教會可以怎麼面對內部對於不同議題的不同立場,如:LGBTQ的平權 以及 香港的政治局勢發展?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19年8月18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19年8月8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羅馬書 10:5-15 / Romans 10:5-15

羅馬書 10:5-15 / Romans 10:5-15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上帝」vs「主」 的希臘文的寫法代表著不同的神學義涵。
  2. 本段經文大量引用<申命記 >與<利未記>,與<以賽亞書>及<約珥書>來說明,如何從妥拉的遵從到更寬廣的救恩觀點:羅馬教會裡的直接問題是有非猶太裔的信徒,如何透過信耶穌是基督而見證得救。
  3. 保羅是「聖經自助餐」的高手,而將救恩擴及到外邦人(不用守割禮)的宣教大成功,也造成耶路撒冷使徒們的質疑,並要求保羅前來報告,被視為「邪門歪道」。
  4. 同志LGBTQ基督徒們的處境也相似,不斷地分享聖靈的見證與生命故事,努力地對聖經與神學的反思與衝撞,可能被視為「異端」,卻也能從保羅身上看見相似之處。同志LGBTQ基督徒的「腳蹤何等佳美!」擴充了信仰團體的觀點。
  5. 但是,保羅也造成現代同志LGBTQ基督徒的困擾,對「靈與肉的觀點」,「順性與逆性」的被錯誤引用,成為對同志歧視的來源。保羅會不會有一天跑出來澄清反同教會都誤會了?
  6. 「羅馬帝國」底下的「主」和「神」還會有誰呢?是羅馬皇帝,是羅馬帝國的守護神。若有其他的宣告,是意識型態的直接衝突,會造成生命的威脅。保羅甘願成為基督與上帝的「奴僕」。
  7. v14 反應著保羅認定,上帝已經定意要拯救人,「道成肉身」的拯救已經住在我們當中,而且不用四處去尋找了。
  8. 若我們一直以為自己是得救的鑰匙,那我們就把耶穌放在了一邊,讓人從耶穌基督身上離開。透過擴張帝國的方式,以為可以將「拯救」帶給更多人,反而是造成了更多的壓迫,把福音變成了律法,使人失去生命。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e85Kbb
Apple, https://reurl.cc/EzK5xm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同志LGBTQ的「聖經自助餐」組合有哪些?是為了什麼議題呢?
  2. 不僅保羅,你也能從耶穌身上看見「自助餐」的影子嗎?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8月9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8月7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20 / Genesis 20

創世記 20 / Genesis 20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亞比米勒 也是一個可以和上帝對話的人,突顯 亞伯來罕 在行為上的缺失。
  2. 上帝也知道亞比米勒是無辜的人,而上帝仍然介入控訴他,被懲罰不能生育;然而發動一切的是亞伯拉罕,卻沒有被責備?
  3. 「我的爸爸是王」的亞比米勒,竟敗給亞伯拉罕,被其上帝所收編,是意識型態上的對遇。
  4. 這段敘事,是否也可以看成一種「比喻」:成為在飄流的以色列人,可以放置在他們處境裡的寓言,即便是遇見強大的王,上帝仍然會保守帶領。
  5. 對比埃及法老(12章)以及亞比米勒 (20章),似乎有一些相似與連結 (與出埃及記),與不同 (被送走 vs 可以選擇土地留下來)。
  6. 女性的角色一直被男人當成產財,交易。在性別平權的觀點下,會有直接的衝突。然而,在背後付出力量與生命的女性,他們的聲音很少被聽見。
  7. 同樣成為中間者的 上帝 與 撒拉,上帝所說的話,是否也可以當成是 撒拉 所要說的話?
  8. 以男性為主導的教會團體,也常常因為害怕或要維持陽剛尊嚴,將同志LGBTQ當成被交易的對象。而上帝,也會將代替被消音的同志LGBTQ出聲。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j5d2jn
Apple, https://reurl.cc/v1nRVk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亞伯拉罕的角色,在這段經文是「神棍」?是「先知」?
  2. 女性不論在 亞伯拉罕 (亞伯蘭) 與 埃及法老 與 亞比米勒 之間的互動,都是產財,從性別平等的角度來看,要提出哪些異議?
  3. 同志LGBTQ基督徒面對男性/陽剛主導的信仰群體,可以從這段經文學習到些什麼?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亞伯拉罕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8月6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沉默,不代表同志LGBTQ基督徒們可任人買賣交易。 (創世記20章)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創世記 19:1-22, 29 \ Genesis 19:1-22, 29

創世記 19:1-22, 29 \ Genesis 19:1-22, 29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這段經文從「三個人」成了「兩個天使」,18-19章是不同的來源編輯而成。也常被拿來當作反對「同性戀」的經文來源;然而,這段經文是「不友善對待外來者」的敘事,讓人質疑為什麼教會怎麼能用經文來反對同志呢?
  2. 「所多瑪」在十九世紀之後才被拿來稱「肛交」使用,是後來的人將意識型態轉入了經文(名詞與敘事)當中。
  3. 「全城的男人」 都來圍住那房子,也包括羅得的女婿嗎?當羅得要把兩個「還沒有親近過男人的女兒」交出去時,女婿們(是結婚了沒?)難道沒有反應嗎?令人難以相信是同一個敘事或同一個觀點?蛾摩拉後來就不再出現於敘事了,是出了什麼問題被毀滅呢?編輯者的目地是要讀者往設定的方向思考。
  4. 先入為主的觀點,主宰了這經文的解讀,尤其是羅得和亞伯拉罕都是友善對待了上帝的使者,卻有相當不同的結局。
  5. 所多瑪是平原上的大城,羅得被迫要離開,放棄家產,男丁也沒有與他一同離開,被迫地居住在一個小城,失去所有的產財。一方面是羅得自己的選擇,一方面也象徵著背後一雙操控的手。
  6. 羅得即便住在不友善的大城,羅得仍盡力地接待客旅們。而所多瑪似乎是相當排外,雖然羅得居住很久,仍不被認為是一份子。我們的信仰的群體裡也傾向「他們不是我們的一份子」,區別敵我的情況。
  7. 另一方面,若所多瑪的人都知道有「不是我們的上帝」的使者要來,而且是不懷好意地前來,「我們得要生存下去,保護家園」,全城的人都出動了,是為了自我防衛。但是,這樣在創世記的敘事裡,是被視為不當的行為,更合理化被毀滅的原因。然而,這群人本來就是不信「這個上帝的」人,難到不該要抵擋「耶和華」系統的壓迫嗎?或許,這也是女婿們會笑的原因:我們不怕那個上帝,那兩個使者還逃不出去呢!
  8. 「沉默」(Silence)這部小說與電影,描寫外來的宣教師進到日本,以及慕府抵擋基督宗教的使者。然而,我們似乎很快會同情這些神父們的受苦,即使他們早就被警告日本不歡迎你。現代也有許多「送命」的宣教師的事件發生。
  9. 「亞伯拉罕的上帝是大而可畏的」,基督教的歷史也常運用這樣的意識型態,面對其他的文化 (野蠻人)的帝國擴張,造成暴力的侵略。
  10. 羅得,生活在兩邊之間,希望帶來兩邊的對話,卻被兩邊看輕。他仍然堅持善待出外人的價值。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3L1WQl
Apple, https://reurl.cc/VXagOR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會怎麼閱讀創世記十九章呢?這段經文到底和「同性戀」有沒有關係?
  2. 對於外來者,尤其是不帶善意前來的,信仰團體可以怎麼回應?
  3. 你有成為「夾心餅」的經驗嗎?同志基督徒往往夾在「同志社群」與「基督教信仰團體」之間。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亞伯拉罕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7月30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夾心餅羅得以及被汙名化的所多瑪。 (創世記 19章)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阮以杰 Ńg Í-Kia̍t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馬太福音 10:24-39 / Matthew 10:24-39

馬太福音 10:24-39 / Matthew 10:24-39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v34-39 是指末世嗎?還是指很緊密的關係間的張力?酷兒的生命就如同這經文,和家人之間存在非常大的張力,是酷兒真實的經歷。若是在基督徒的家庭當中,這樣的張力會更大,更困難進行溝通。「越合一的心,結果往往越不合一」,酷兒都需要在許多不合一的處境裡,摸索往前。
  2. 猶太人當中有人相信了耶穌是基督,這樣新的眼光與經歷,在家庭當中帶來更大的衝突。香港許多的青年人們,上街表達他們對政治與社會的關懷,與家人的價值觀不同,並有所衝突。
  3. 後殖民的觀點,馬太福音裡與羅馬帝國之間,面對壓迫的勢力,跟隨耶穌面對殖民勢力時的回應方式,是要付上代價的;經文給了副標題:做門徒的代價。不論是同志酷兒的生命見證,或是香港青年們的行動,都可視為 上帝/平等國度 與 殖民/壓迫勢力/父權中心 之間的對抗。
  4. 同志LGBTQ基督徒們「無法被否認的宗教經驗」,是寶貴的,是與生命的核心緊密連結;如同門徒也經歷許多超過想像的事物,包括驅趕邪靈。這些都讓人無法不宣揚。
  5. v34 「刀劍」是武器,更像是聖靈一樣,是無法用有形的圍牆強抵擋的。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同志LGBTQ基督徒跟隨基督的代價,會有哪些?
  2. 你所與之對抗的「壓迫」力量是什麼呢?
  3. 同志的生命經歷,在基督徒的家庭中,為什麼特別辛苦?
  4. 在後殖民的視野之下,基督的福音帶來的聖靈的力量,是與什麼進行對抗?尤其在你的處境當中帶來的啟示會是什麼?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6月21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6月19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同志LGBTQ基督徒與香港的青年們,深知成為耶穌門徒的代價。 (馬太福音 10:24-39)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
路加福音 7:36-50 / Luke 7:36-50

路加福音 7:36-50 / Luke 7:36-50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這是個特別的「有罪的女人」,v38的行為,是否超越了當時的文化常規?這個比喻是否是針對西門來說的?我們如何來理解「欠債」的比喻?
  2. 但是,這個有罪的女人,沒有名字,也沒有為自己說話,都是由男人來判定價值高低,一個受性別系統宰制的詮釋。我們要小心進入並成為系統的一員,反而要進行質問:為什麼那女人是罪人?
  3. 同志基督徒也受這樣的評價系統宰制。我們要進一步討論:同志為什麼特別是罪人?這個價值被建構的過程,更需要被挑戰與質問。
  4. 西門是否也認定那女人是有罪的,而不確定耶穌是否有先知?西門有自認亦是罪人嗎?
  5. 「有罪的人」只有這個方式來爭取被赦罪的機會嗎?「犯錯的人」是否要加倍努力,才能值得被赦免呢?這個女人的行為,已經不是謙卑了,而是自我貶抑,拋棄自尊,迎取他人的認同。
  6. 耶穌沒有挑戰當時的價值系統,也沒有阻止那女人的貶抑行為,來證明些什麼。

聆聽本集內容 / Content

Spotify, https://reurl.cc/r8l2yE
Apple, https://reurl.cc/d5rgNq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覺得有哪些教會的價值系統,是需要被挑戰與破除的?
  2. 同志LGBTQ 就一定只能自我貶抑嗎?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在處境中有尊嚴地生存?
  3. 若有人像這「有罪的女人」對你做相同的事情,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內容是路加福音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2月16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同志LGBTQ基督徒需質問定罪系統的來源與運作方式,是不公義的! (路加福音 7:36-50)
No comments to show.
Posted by 陳查令 Charing Wei-Jen Chen in 經課集討論 Lectionaries